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占比达60%以上_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占比达60
1.淘汰赛加速 头部9大自主车企当务之急是联手干掉弱小车企
2.一汽和上汽的区别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了3月份的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到,3月份中国自主品牌的保值率略有上升,而合资品牌的保值率则略有下降,但总体幅度都不大。价格战虽然在新车市场打得轰轰烈烈,但是影响尚未波及到二手车市场。
在3月份的保值率研究报告中,中国自主品牌的保值率环比有所上升,其中保值率最高的是广汽传祺,保值率为.2%;第二名是五菱汽车,保值率是62.8%;第三名是长安汽车,保值率是60.8%;第四名是理想汽车,保值率是60.1%;第五名是蔚来汽车,保值率是60.1%。
上述自主品牌的保值率都达到了60%以上,环比有所增长,但这个增长幅度较小,均没有超过1%。按照长期统计数据,主流合资品牌的三年保值率基本上都在60%以上,这也说明中国自主品牌的保值率已经在赶超合资品牌。不过,包括比亚迪吉利在内的其它自主品牌在3月份的保值率还是出现了小幅下降。
合资品牌方面,除了马自达、福特品牌的保值率上涨,其它主流合资品牌的保值率均有所下降。目前来看,最保值的合资品牌仍然是丰田,保值率为72.6%;第二名是本田,保值率为67.8%;已经退出国产的Jeep品牌,保值率排名第三,保值率为62.3%;马自达的保值率为61.2%,排名第四;福特的保值率为60.2%,排名第六;马自达与福特的保值率均超过了大众。
从统计数据看,主流合资品牌的保值率大部分都在降低,但幅度也不算大。而大众、起亚、现代、日产、标致。雪铁龙等品牌的保值率都没有超过60%,甚至低于五菱、长安等主流自主品牌。3月份因引爆价格战而大热的雪铁龙品牌,其二手车保值率仅46.6%
豪华品牌方面,保时捷3月份的保值率为86.4%,较2月份有所上升,高居豪华车保质率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雷克萨斯,3月份保值率为77%,较2月份有所上升,第三名是奔驰,保值率为69.6%,较2月份有所下降,第四名是宝马,保值率为65.6%,较2月份有所下降;第五名是路虎,保值率为62.9%,较二月份有所下降。
在3月份的统计数据中,二线豪华品牌的保值率均有所上升,如林肯的保值率上升为60.4%,凯迪拉克的保值率上升为56.1%,沃尔沃的保值率上升为53.3%。
新能源车方面,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在3月份的保值率均有轻微上升。在一年车龄纯电动车中,保时捷Taycan的保值率高达83.9%,极氪001排名第二,保值率为83.4%,比亚迪海豚的保值率为82.7%,蔚来ET7的保值率为80.5%,特斯拉Model Y的保值率为75.9%,排名并不靠前。而在三年车龄纯电动车中,欧拉黑猫保值率最高,保值率为72.1%,零跑T03为71.3%,宏光MINIEV为70.8%。
插电混动车型中,除了保时捷、路虎等豪华品牌,比亚迪各车型的保值率均排名靠前,其中一年车龄保值率中,比亚迪宋、比亚迪唐的保值率在80%以上,三年车龄插混车型中,除了比亚迪汉,其它排名靠前的均为豪华品牌插电混动车型,如保时捷、奔驰、宝马。
从这份保值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新能源车型和自主品牌车型的保值率都在呈现上升趋势,豪华品牌的保值率相对稳定,主流合资品牌的保值率则在缓慢下降。这说明中国汽车行业正在进行着缓慢但是也很巨大的变化。从数据中我们也能看到,3月份中国车市的价格战尚未对二手车保值率产生明显影响,业内人士推测,具体的影响可能会在随后的第二季度显示出来,届时很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Car路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淘汰赛加速 头部9大自主车企当务之急是联手干掉弱小车企
2023年的中国车市,开年即开战,在多家合资品牌都发起价格战的大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屡创新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52.8%,同比上升10.1个百分点。即便是在豪华车市场,过去ABB一统天下的情况也正在被打破,中国品牌正以新能源、智能化、科技感重构豪华车市场。
在豪华车市场中,中国品牌已经明显形成三个道路。这分别包括以新势力、传统车企的新高端品牌以及红旗。不同于前面两种,红旗始终是中国汽车市场上最独特的存在。红旗拥有中国汽车最悠久、最辉煌的历史,它的品牌故事是成为一个豪华品牌最深厚的积累。
这三股力量共同推动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变革和新豪华主义的兴起。与其他两种模式的平地而起不同,红旗是其中最有品牌积淀的车企,它完成了自我转型并带来了新的豪华主义,这又促进了前面两者的发展。
在过去五年间,红旗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也完成了品牌焕新。今年,红旗再次开启转型大幕,全面向新能源迈进。实际上,在新能源上红旗已经是小试牛刀,展现了极强的竞争。统计数据显示,在豪华大型SUV市场,红旗E-HS9的月度销量表现良好。
E-HS9代表了红旗全新竞争实力,而红旗H9/E-HS9的新高端组合,也以中国式风尚设计、创新科技和细节呈现的品质感,获取大众市场的积极反馈。打破、重建、刷新,这正是红旗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呈现出的精神风貌。这也是传奇品牌能够与时俱进,在创新中获得新生的关键所在。当红旗的新能源大布局迅速展开,其又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中掀起大浪。
红旗不仅是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精神领袖,也将再次成为变革的先锋。
红旗的5年跃迁之路
在65年的发展历史中,红旗始终坚持向前,在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豪华车梦想之路上努力前进。时间回到五年前,当时,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在高端化上进行多次冲击,但均未实现重大突破。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个共识是:中国自主一定会诞生豪华品牌,但问题是这将是怎样的一个豪华品牌?
当时行业中虽然有新品牌发布,但是整体都处于探索状态之中。而红旗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发了热议。“传统豪华品牌往往代表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质上乘和奢华感十足,而中国年轻一代的豪华品牌消费者,对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创新要求更高,与BBA相比,红旗作为中国本土的高端品牌,一方面具有深厚的品牌积淀和传承,又能够基于消费需求更快做出调整,以适应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加速定义“科技新豪华”,同时强化与用户的联系,这是红旗的思路,也是当下这些新品牌能够取胜市场的关键。可以看到,在2018年红旗品牌新战略发布,红旗一个核心的改变其实是对底层逻辑的改变。红旗建立了“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理念,随后一系列的创新营销举措,以及随着更加年轻化、亲民化的产品矩阵的推出,红旗在庄重之上,新增加了活力,飞入了百姓家中。
要支撑这一切,还需要在体制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一切的基础是研发。一汽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车企,在研发上实力强劲,尤其在改革之后,红旗重构了其研发体系,并打开大门面向更多的优秀人才。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红旗研发体系逐步形成,这成为了后续红旗爆发的源动力所在。
现在,红旗已经构建了1+12+X的全球研发布局,吸纳来自全世界的顶尖技术人才,建立了一支超过5,000人的全球化优秀研发团队;全面借鉴全球顶尖品牌质量保证的经验并建立合作关系;全新建立了世界一流的质量标准,以及极其严苛的过程质量控制标准。
此外,新红旗全新建立了新的供应商体系,坚持使用全球最优秀的供应商和技术最领先的合作伙伴;投入建设全球顶级标准的制造工厂。建成后的新红旗繁荣工厂,将成为中国最先进的“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智能化工位占到全部工位数量的80%以上,单车制造的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得益于上述多方面的努力,红旗品牌在快速突破10万辆年销量之后,在2021年销量突破30万辆,2022年销量再度同比微增3%,达到31万辆,持续向一线豪华品牌阵营发起冲击。相比于传统豪华品牌,红旗品牌用了5年的时间,走完了传统豪华品牌近10年的发展之路。
产品实力打出来的市场奇迹
红旗的发展是一汽人拼出来,同时也是以产品打出来的。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中,生存已经不易,而要在豪华车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是艰难。那么,红旗是如何做的呢?这在红旗H9和首款MPV车型HQ9,这些产品中都清晰地展现了红旗这些年产品上的崭新变化。
比如,红旗H9车身采用了包括3D打印轻量化铝制底盘结构、六位一体防碰撞主动安全系统、全车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多项独创的技术,还搭载了一款拥有60+项功能的全场景智慧生态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家居互联、远程车辆控制、远程医疗诊断等多种功能。红旗HQ9还拥有23项健康专利,车内饰采用天然植物材料制造,首发纳米离子真皮技术,配备三重空气质量防护系统,车内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相当于森林公园的60倍。
在安全性上,红旗系列车型也做到了极致,比如红旗H9车身采用了同级独有的“9H”笼式车身设计,高强钢比例高达67.7%,最高强度2000MPa,而一线豪华品牌高强钢占比仅60%左右。在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榜上,红旗品牌超越60余家中国汽车品牌,荣列2022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第六名,自主品牌第一名。
在智能化上,红旗H9还配备了同级最多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和5个摄像头,具备同级最丰富的19项主动安全功能,可对盲区、变道、开门、超车等几十种场景进行危险预判,最大程度保障出行安全。可以说从硬件软件,再到设计和品牌,一个中国豪华品牌一直在华丽转身。
这两款车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内饰设计,都有着浓浓东方意境的优雅大气,承载着中国精英商务人群在豪华方面的感官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作为新红旗战略发布以来的首款旗舰C+级豪华轿车,红旗H9具备双色车身,直瀑式中网造型、“梦想之翼”前灯组,以及“红光闪耀”的贯通式尾灯,都会展现出流动与飞扬的动态视觉体验,极具仪式感。在内饰上,有全舱环绕的中轴布局、随笔写意的悬浮中控、若隐若现的山水纹理以及达到256色的氛围灯光点缀其中,优雅大气。
而红旗HQ9的设计则直接以“和”为道,外观从容不争而气场十足,内部采用了2+2+3的7座布局,第二排配备两个独立航空座椅,拥有173°同级最大舒躺角度,还能通过控制器对空调、影音等进行操作;第三排座椅则是采用4/6式的结构,可以放倒并且前后移动。相比普通MPV,拥有更舒适的乘坐享受和更尊贵的用车体验。
红旗HQ9
这才是真正的“中式豪华”,这也在红旗上达到了新的高峰。这样的设计还有很多。不同于德式豪华、美式豪华,中式豪华车的韵味正如同山水画,意境绵延回味无穷。
All in新能源再攀高峰
品牌的温度、产品竞争力、对抗市场竞争的投入度,是红旗品牌赢得市场的底气。而随着智能化、电气化趋势的加速,红旗品牌也在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希望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占据鳌头。
今年1月8日,红旗品牌新能源战略正式发布,按照规划,未来一汽红旗的技术创新投入和新增产能都将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到2030年,整体销量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销售主体。同时品牌影响力、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等,也将和销量指标一起,进入世界高端品牌的第一阵营,真正达成“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真正实现新红旗新能源强势崛起。
中国汽车经历了7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也诞生了多家年销售规模在200万辆的大型汽车集团,但上述人士认为,中国品牌“大而不强”的情况目前依然存在,这是由中国品牌的后发历史所决定的,而新的智能化电气化时代,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对消费者的精准洞悉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已经让中国品牌有了“换道超车”的机会。
为实现新能源核心技术突破,红旗打造了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它汇聚了R.Flag阩旗技术发展战略8大技术领域群,115项关键核心技术,旗下拥有旗羿电动化、智能化集成平台HME,主要包括高能安全电池、高效电驱、高功智慧补能和智驾安全底盘四大系统。此外,红旗还打造了包括先进电子电气、自动驾驶、舒享座舱三大系统在内的,“旗偲”智能化、体验化集成平台HIS,共同致力于未来全新车型的打造。
“旗帜”超级架构充分运用了红旗布局全球的研发资源,将于2023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所有开发工作,届时将拥有近10,000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将满足红旗品牌旗下绝大多数车型的开发制造和使用需求,在两年内快速推出3款全新车型。第一款产品代号E001,预计今年下半年上市;第二款产品代号E202,预计今年年底登场;第三款产品代号E702,将于2024年上半年和消费者见面。未来3年推出15款新能源智能产品,分别覆盖A、B、C、D级轿车、SUV及MPV全部细分市场。
在包括芯片和操作系统在内的两大“灵魂”核心领域,红旗还联合了国内优势企业共同了领先全球的五位一体(车控、智驾、座舱、通信、安全)的舱驾融合智能芯片——“旗智”芯片,以及强实时、高兼容、广开放的整车级操作系统“FAW.OS”,这两项核心基础技术将于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逐步推向市场,将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到2025年,红旗在海外建成超过700家红旗体验空间、超1,000家服务网络、60万个补能终端;实现海外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超过10%,当年海外销量同比2022年增长20倍;2030年实现海外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达25%。
从设计语言到品牌营销,红旗品牌已经将“文化自信”深深地植入了品牌基因。而在未来5年,红旗品牌还将通过All?in新能源和智能化,让“技术自信”在全球市场绽放,改变豪华车市场竞争格局。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明镜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汽和上汽的区别
头部品牌才能活的滋润
商业里有句俗话叫做“老大和老二干架,老三死了”,老百姓日常俗语当中也有句类似的意思“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用到商业环境中,大概的意思就是,头部的企业相互斗争,你死我活的;结果把一些中小企业给搞没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案例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干架,把娃哈哈的非常可乐给搞没了;加多宝和王老吉干架,把和其正给搞的毫无存在感;蒙牛伊利你追我赶的,把第三名光明给整的不温不火……
用定位理论、品类战略的说法,心智厌恶混乱,一般人对一个比较熟悉的品类,能记住的品牌不会超过7个;而对于不怎么熟悉的品类,往往只能记住1-2个头部品牌。所以,企业一定要力争上游,做到一个行业或品类的数一数二;再不济,至少也要处于头部品牌行列。
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品类,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成熟,从少数企业到百家争鸣再到寡头争霸,最终剩下的品牌数量不会很多,行业集中度会非常高。往往头部几家会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和利润;而剩下的只能喝点汤水,夹缝中生存。
手机行业?逐步进入寡头垄断时代
对于手机行业近些年的变化,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10年前功能机过渡到智能机时代,诺基亚仍处于最后的辉煌,随后是三星,加上LG、摩托罗拉,占据了约5成市场份额,高端市场则几乎是外资品牌天下;彼时国产的华为、联想、天语等只能在低端市场默默发展。当时的品牌也很多,说的上名的少说也有10几个(不知名的加起来,有五六十个品牌)。但除了诺基亚和三星,其他品牌市场份额都不高,市场处于蓬勃发展,百家争鸣时代。套中国古代史的话,相当于春秋时期。
到了2015年,手机行业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小米异军突起,华为高速增长,VIVO和OPPO势头正旺,苹果则是外资品牌独苗。此时,手机行业前5名,已经占据了市场56.9%的份额;市场已经形成了几大巨头,进入了诸侯争霸,有点类似战国时期。
再到了2019年,华为一家独大,OPPO、VIVO、小米、苹果位居5强;基本处于1超4强格局,而且外资品牌苹果也是日薄西山。而除了这5家之外,剩余的品牌只剩下可怜的8.7%市场份额。
手机行业发展到现在,小品牌基本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头部几家手机巨头你争我夺,小品牌都被干死了。
汽车行业正在走手机行业老路?11大汽车集团格局初步形成
当一个行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新玩家会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共同把行业做大,大家都能分一杯羹。但只要行业停止高增长,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那么就到了大鱼吃小鱼,兼并重组、优胜劣汰的整合时期了。最终,可能形成几大巨头共占市场的局面。
汽车行业目前在重走手机行业的老路。从2018年开始,汽车行业发展陷入瓶颈,持续低迷。高增长不再,甚至下滑,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从春秋时期转向战国时期的过渡阶段。一些弱小品牌市场份额快速下滑,头部车企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市场集中度日渐提高。
从2019年各车企市占率来看,前10名已经占据了6成份额,前20名占据了86.26%份额,前30名占据了92.89%份额。而后50家份额总和仅为7.11%,不如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一家的份额高,和吉利差不太多。20名开外的车企,市场份额已经低于1%,未来生存压力不小。
按集团来分,则中国乘用车市场基本形成了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吉利、长城、华晨、奇瑞、比亚迪等11家汽车集团,这11大集团已经占据96.66%市场份额。基本上,汽车行业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除了这11家之外的车企,市场份额最高的铁牛系也才0.71%份额;这些中小车企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9大自主品牌格局初成?头部自主车企“好时代”来临
行业形势大好之时,弱小车企也都有口饭吃,都有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这个时期,行业整合不现实,头部自主品牌的实力优势不太能体现出来。
而2018年开始,行业持续下滑,中小车企逐步陷入困境;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更是给了整个行业一记重拳。这个时候,实力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头部车企的实力优势就能得以发挥了。
从2017年到2019年,短短2年时间,头部自主品牌占所有自主品牌的份额大幅提升。2019年自主品牌前5名占所有自主品牌份额为60%,提升了7.15%;前10名占了所有自主品牌份额的8成,提升了7.87%。
具体来看,吉利、上汽通用五菱、长城、长安、广汽传祺、上汽乘用车、奇瑞、比亚迪这前8名,外加一个红旗,才是自主品牌称霸一方的诸侯。
头部自主当务之急:攻城略地
疫情冲击之下,很多中小车企(包括自主和合资)停摆,资金链紧张,减薪裁员,营销停滞,甚至销量归零;这些车企短期内失去了行动能力,轻轻一推,估计就爬不起来了。
而对于头部自主车企来说,这个时候的就是攻城略地,抢夺中小车企市场份额的最好时候。头部自主品牌之间,这时候完全没必要相互争斗和针对;汽车行业的“战国时代”还未来临,头部自主品牌之间的大决战,暨所谓的“战国7雄争霸”应该要等到弱小车企淘汰的差不多的时候,“发动机学士”预计至少得3-5年后。
此时,头部自主品牌应当有默契,联手行动,想办法吃掉小车企的基盘,壮大自己。类似于大战前清场,驱赶闲杂人等,把实力弱小车企率先淘汰出局。这时候就呼应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头部企业之间你追我赶,把弱小的品牌给搞死了。
这些中小车企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完全够头部自主品牌近2-3年的销量增量需求。头部自主品牌应当有这个眼界和格局,更应该有这个胆识。
后记:所谓不破不立,行业淘汰赛固然残酷,但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只有历经“战争”洗礼才会诞生真正强者,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自主品牌有望诞生比肩大众、丰田的汽车巨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面的朋友说的不是很详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公司共同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一汽集团公司占60%的股份,德国大众康采恩集团占40%的股份。其中,德国大众公司占20%的股份,奥迪公司占10%的股份,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10%的股份。一汽-大众公司成立于1991年,当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轿车在一汽轿车厂下线。1996年一汽-大众公司全面建成投产,1997年通过国家15万辆工程的验收。2004年12月7日,一汽-大众公司轿车二厂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一汽-大众公司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综合竞争实力得到加强,产品构成将满足个性化需求,表明了一个既有德国汽车工业同步质量标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及国内最大的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紧跟世界先进汽车制造技术,拥有高效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已成规模。其产品由大众和奥迪两大品牌构成,有捷达、宝来、高尔夫、开迪和奥迪A6、奥迪A4系列产品,形成了年产66万辆整车、36万台发动机、18万台传动器的生产规模及能力。
一汽大众产品品牌:
奥迪
速腾 SAGITAR
开迪 Caddy
高尔夫
宝来
捷达
一汽的自主品牌红旗,奔腾(现在知道的),
一汽一直以红旗这个单一品牌形式出现,从十几万元的名什系列到接近百万的红旗旗舰都统一使用红旗品牌。由于缺乏子品牌划分,红旗低级、高级产品共存的状况直接给多数消费者留下了“高端产品不尊贵,低端产品名不副实”的不良印象。为扭转红旗品牌产品的品牌形象,一汽轿车最终决定为其中、低端产品设立自品牌,将“红旗”二字保留给质量更高的高级轿车,使“红旗”由中档车向高档车逐步深化。“奔腾”品牌的出现,则是一汽轿车这种思想的直接体现。
奔腾品牌目前只提供单一的奔腾系列(c301)轿车。车辆生产与一汽马自达轿车的马自达6共线。(一汽奔腾08款正式上市,4款车型的售价分别为:2.0AT舒适型15.18万元、2.0AT豪华型16.58万元、2.3AT豪华型17.58万元、2.3AT导航型20.88万元。)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上汽集团和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轿车生产企业, 成立于1985年3月。 公司中德双方的投资比例各占50%, 合同期限为25年。2002年4月12日, 中德投资双方修订和延长了上海大众合营合同签订协议, 合营期延长至2030年。 2004年5月2日, 中德合资双方签订了新增15亿人民币注册资本的合同。经过六次增资, 上海大众的注册资本将达到78亿人民币。上海大众位于上海西北郊安亭国际汽车城, 占地面积 321.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81.8万平方米, 现有职工15000多人。上海大众是中国目前生产规模最大、市场保有量最多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 年产量超过45万辆, 产品已由最初的桑塔纳系列发展到了今天包括桑塔纳3000、帕萨特、POLO、GOL在内的四大平台几十个品种。
上海大众产品品牌:
PASSAT领驭
途安Touran
Santana 3000
桑塔纳
POLO
GOL
Skoda 斯柯达
上海大众的自主品牌荣威
2006年,上海汽车以“世界为我所用”的旷世气魄,和“创新传塑经典”的百年宏愿,基于Rover(罗孚)75技术核心,全新演绎英伦品质基因,全面汇融欧洲豪华车技术,并进行重新命名的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国际化品牌——荣威ROEWE,最终辉煌诞生,尊崇耀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