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现状分析报告,蔚来汽车现状分析
1.8月新势力销量蔚来再次败退居第四,蔚来的销量为何屡屡下降?
2.第5万辆车已下线,但仍旧是卖一辆亏一辆,蔚来窘境何时解?
3.蔚来三季度财报持续增长,造车新势力渐入正轨
4.蔚来汽车财报前瞻:初期红利消退,现金消耗加速扭亏或难实现,对此你怎么看?-畅e行E6002
受传统淡季和疫情影响,2020年的开局并不如意,销量下滑、企业欠薪、高管离职……,每天的微博热搜都会窜出来几条负面新闻!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这样的危机情况,对于造车新势力更是如此!
高管变动频发,造车新势力进入洗牌战
时间步入到2020年,汽车行业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企业高管的频繁变动。根据数据统计,截至3月25日,国内各大车企的高管进行人事变动次数高达20余次,涵盖大众、本田、通用、现代、蔚来、小鹏、众泰等各类品牌。
物是人非事事休,在这数十位高管中,有人从传统行业走向了新能源,也有人从新能源品牌走向了传统行业。不过,相比传统行业而言,新能源板块的“离职”氛围更为明显,其中涵盖研发、技术、销售、行政等负责领域。
仅在这个3月,就有多起高管离职事件,合众汽车邓凌(原营销副总裁)、小鹏汽车的谷俊丽(原自动驾驶副总裁)、蔚来汽车朱江(原蔚来用户发展副总裁)……当然,这样的状态每天都在上演。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一季度,营销板块依旧是人事换防的重点/
其实,这样的调整也不难理解,毕竟在汽车大盘下滑的情况下,每一家品牌都面临着巨大的销量危机!根据此前乘联会数据统计,今年1-2月,国内汽车累计销量196.9万辆,同比下降41.0%。其中,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61.4%。
随着去年7月份退补政策的上台,国内新能源市场如今已经持续下滑了8个月!如今,伴随着各地复产、复工,停滞接近2个月的汽车市场终于再次爆发出了活力。不过基于现在的汽车市场,乘联会依旧将2020年的年度销量目标下调到了-8%。
对于新能源市场而言,造车新势力从2014年进入发展萌芽期,如今不过6年的事件,已经延伸出了数百家品牌。不过在新势力行列,除了少数品牌从PPT走向了现实,更多的品牌还是在舞台的背后微步前行,比如2015年在北京三里屯举行发布会的游侠汽车,五年过去了,它依旧在沉默!
如今,造车新势力的“洗牌战”每天都在上演,不过排在前面依旧是蔚来、威马、小鹏等少数品牌,而它们占据了整个造车新势力市场销售份额的90%以上!事实上,即使在销量“大好”的情况下,它们依旧会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
前途“黯淡”,欠薪数月陷危机
相比已经上市的“土豪车企”,缺乏现金流的品牌在低迷市场的冲击下更容易被淘汰!目前,有消息称,因资金危机,前途汽车拖欠员工工资已达数月。在员工讨薪之后,前途汽车曾给出过回应:11月公司将有10亿元融资,而员工工资等到融资成功以后,就可正常发放。
虽然前途汽车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是品牌旗下的员工似乎并不买单!最终事件发展如何,尚且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前途汽车的资金已经遇到麻烦了!事实上,从早期的发展就可以预料到这种结果。
2015年,长城华冠成立了前途汽车,同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不过由于资金与运营问题,长城华冠一直都是“绿”字当头,在亏损、负债之后,长城华冠在2019年4月退出了新三板。
除了品牌发展不力,前途车型的产品力也着实让人感到担忧!目前,成立五年之久的前途汽车,仅有一款补贴后售价高达68.68万元的K50车型在售,有豪车的价格,但没有豪车的命。从网上的二手车价格不难看出,超大的折扣已经让它跌倒了30万区间,而按照这种态势发展,前途K50的价格可能还会一滑再滑!
在最开始量产的时候,前途一直都是以“性能”、“超跑”、“高端”等标签主打,小众化的设计也让他成了众多媒体的头条!如今,伴随着前途K50的没落,曾经活跃在纸上的热闹也已经“烟消云散”。
蔚来“可期”,跌撞前行引投资
与前途汽车表现不一样的是,蔚来汽车不仅可以量产,而且还能凭借着出色的销量冲到了榜单前列!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蔚来汽车全年销量为20752辆,在造车新势力中销量排行第一。虽然只完成了年初销量任务的一半,但是相比2018年的数据还是同比增长了82%。其中蔚来ES6连续多月销量登顶,全年累计销售了11487辆。
好看的销量数据,并不代表出色的利润表现!根据此前蔚来汽车发布的2019年全年业绩报告可知,2019年全年,蔚来汽车净亏损114.13亿元人民币,巨额的亏损间接地反映出蔚来资金的短缺。
其实,从2018年第三季度至今,蔚来品牌一直都在为钱烦恼。李斌曾经对外公开说过:“造车就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上的资金准备。”在寻找投资这条路上,李斌其实并不太顺利,比如2019年湖州政府的50亿元投资就被官方否决!
这年头不缺锦上添花,缺的是雪中送炭,作为一个已经实现量产的高端品牌,蔚来在这个春天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2月25日,蔚来汽车与合肥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蔚来汽车将在合肥成立总部,并启动电动轿跑SUV?EC6的量产项目。
除了合肥政府,蔚来在今天2月份还完成了两笔融资项目,得益于众多“利好”消息,蔚来汽车在2月25日官宣之后,还迎来了一波股票大涨!
如果说蔚来的2019很惨,那么蔚来的2020将充满机遇,或许正像李斌说的那样,蔚来汽车希望在二季度实现毛利率转正,并在四季度将其提升至两位数。
写在后面的话
过去十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发展十分迅猛,如今已成功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过,由于补贴下滑造成的市场低迷,不少造车新势力的2020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此时,如果品牌没有一款“拳头”产品,那么2019年的“攻坚战”很有可能就会转变为今天的“遭遇战”,要知道并非所有品牌都是“钱”景光明。对于2020年的新能源市场,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月新势力销量蔚来再次败退居第四,蔚来的销量为何屡屡下降?
蔚来汽车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蔚来是立足全球的初创品牌,已在圣何塞、慕尼黑、伦敦、合肥等13地设立了研发、设计、生产和商务机构,汇聚了数千名世界顶级的汽车、软件和用户体验的行业人才, 在中国市场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用户服务体系。
蔚来注重核心科技独立正向研发。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六大核心技术——包括“三电”系统的电机、电控、电池包,“三智”系统的智能网关、智能座舱、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蔚来通过独立正向研发,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蔚来汽车的发展现状:
1、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车辆平均单价最高的企业,高价车型销售占比的提升也带动了整车营收和毛利的增长。自2020年4月开启交付后,新款ES8在蔚来车型中的交付比例持续走高,以三季度为例,蔚来共交付新车12206辆,其中新款ES8为3530辆,占比达28.9%。
而实际上,作为纯电高端豪华品牌,蔚来目前量产上市的三款车均是单价40万元以上的车型,这为蔚来良好的营收表现奠定了基础。
2、软件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也使得蔚来单车营收持续上升,并对整车营收及毛利率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2020年9月底蔚来披露的数据,NIO Pilot精选包和全配包合计的选装比例达到了50%。
NIO Pilot是蔚来汽车的一套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其自上线以来便颇受关注,今年5月,蔚来在原有3.9万元全套NIO Pilot系统的基础上,还新增了1.5万元的NIO Pilot精选包,为用户提供了更多自动辅助驾驶的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蔚来
第5万辆车已下线,但仍旧是卖一辆亏一辆,蔚来窘境何时解?
8月新势力销量蔚来再次败退居第四,蔚来的销量屡屡下降主要原因:
1.价格比较贵,定位高端市场,有钱人可能不会买;
2.续航问题没有解决,价格又这么高,普通人都不会选择蔚来;
3.新能源汽车竞争比较激烈,要想战胜对手也比较难。
新能源汽车是这几年的风口,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恒大,小米和华为加入新能源汽车战场,也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变得格外激烈,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
8月新势力销量蔚来再次败退居第四,蔚来的销量屡屡下降主要原因还是定位太高,价格比较贵,有钱人可能不会买蔚来汽车。续航问题没有解决,价格又高,普通人根本不会选择蔚来,这就让蔚来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
一、定位有偏差导致有钱人不愿意买
蔚来这几年发展确实很快,大家也看到了蔚来的造车实力,蔚来定位的是高端新能源汽车,价格都比较贵,有钱人可能不会买蔚来汽车,这个价格对普通人又偏高,蔚来的定位出现了问题,这是蔚来汽车销售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续航问题没有解决总让人感觉是隐患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一直没有解决,如果买一个很贵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总是不能够解决,这让很多人还是感觉不方便,毕竟充电桩还没有普及,今后要充电也非常难,这也是大家不愿意买蔚来汽车的原因。
三、蔚来汽车的竞争对手实力非常强
新能源汽车现在基本上是神仙打架,小米,恒大和华为的加入,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更加的激烈,蔚来跟这些企业较量也不一定能够占到多少便宜,新能源汽车选择还是比较多,这也是蔚来汽车销售量下降的原因。
蔚来三季度财报持续增长,造车新势力渐入正轨
去年对于蔚来来讲,确实是挺黑暗的一年。自燃事件频发,亏损数字增加,破产谣言四起,多重事件的叠加使得蔚来创始人李斌被称之为"2019年最惨的人"。尽管不少人都在唱衰蔚来,但蔚来确实创造了不少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高光时刻"。
7月18日,蔚来汽车第50000台整车在合肥先进制造基地量产下线,对于这家自主新势力造车企业来说是里程碑的时刻。蔚来汽车表示,从2018年5月27日首台量产车下线至今783天,从1-50000蔚来和用户一起创造了行业新速度。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蔚来的毛利率却仍未转正,仍然处于"卖一辆亏一辆"的尴尬局面。
蔚来仍旧"卖一辆亏一辆"
根据蔚来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销量增长179.1%至3740辆,其中ES6车型和ES8车型分别交付2476辆和1264辆。此外,截止6月30日,蔚来累计交付了14169辆汽车。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来汽车的销量其实一直位于国内造车新势力的榜首,融资项目的顺利拖进也让2019年"最惨"的蔚来得以喘息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何时能够摆脱"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境,仍然成为蔚来汽车的焦点问题。
据蔚来财报显示,2019年全年蔚来总营收为78.2亿元,同比上涨58%;2019年净亏损则同比增长17.2%,达到113亿元。粗略估算,蔚来汽车2019年全年总共花了191.2亿。同期,2019年蔚来全年交付辆仅为20565台。而在今年一季度,蔚来汽车实现净利润为-16.92亿元,整体毛利率为-12.2%。亮眼的销量成绩无法帮助其实现盈利,毛利率为负,让蔚来汽车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窘境中。
从蔚来的财务业绩来看,它趋势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情境中。不过此前蔚来也曾表示,汽车产量和交付量的增加,是导致其销售额和销售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保目标、降成本,依然是蔚来2020年重点工作。
蔚来窘境何时解?
从蔚来在去年的发展来看,它算是经历了极大的考验。记得蔚来在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前夕,有分析师指出蔚来第二季度将亏损26亿元,意味着蔚来汽车累计亏损约400亿元,相当于特斯拉15年的亏损金额。而后来的财报也显示,蔚来第二季度归属股东净亏损32.85亿元,这也让蔚来的美国股市多次逼近"一美元退市"的标准。直至2019年年底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后,由于财务业绩好于市场预期,蔚来汽车股价才开始反弹。
其实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给我们的感觉总是:要么在融资,要么在融资的路上。而相比较起其它疯狂烧钱的造车新势力,其实蔚来如今的情况还是好太多。
从蔚来汽车的股权结构中就不难看出,自蔚来开启A轮融资以来就有多家科技大佬的参与,其中腾讯更是首当其冲。腾讯还是非常看好蔚来的,从A轮就开始投资,一直投资到D轮,前后投资金额约5.1亿美元。而蔚来上市后,腾讯并没有减持,且还略有增持。
近段时间腾讯再次向蔚来投资1000万美元,对蔚来的持股占比达到了15.1%,稳坐蔚来汽车第二大股东的身份。目前,已经有包括腾讯、百度、联想、小米等多家科技大佬,当初在投资蔚来时他们对蔚来都充满信心,但是持续的亏损也让这些大佬们似乎看不到希望。
这也使得蔚来一度陷入了财政危机,好在合肥市将一度濒临破产的蔚来拯救了过来。在今年前些时候,蔚来汽车正式与安徽合肥市政府签署价值100亿元的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合肥市将为蔚来在合肥成立蔚来中国总部及长期发展提供资源和融资支持。同时,也意味着蔚来汽车还拥有了国资背景,蔚来的未来其实还是非常光明的。
小编语
虽说在眼下的新能源市场中,造车新势力确实不如以前那么红火,想要获得新一轮的注资也更加困难,但强如蔚来这种头部造车新势力,其实还是比很多二线造车新势力情况好太多。尽管如今蔚来还没有扭亏转盈,不过就蔚来汽车的股东而言,定不会让蔚来步拜腾的后尘。那在造车新势力中,你看好蔚来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蔚来汽车财报前瞻:初期红利消退,现金消耗加速扭亏或难实现,对此你怎么看?-畅e行E6002
渐入佳境之后,以蔚来为首的造车新势力仍然要奋勇直追。
11月17日,蔚来汽车(NIO)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蔚来总营业收入为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21.7%,超出市场预估的43.8亿元。净亏损继续收窄至10.47亿元,环比下降11.0%,同比下降58.5%;毛利率为12.9%,成功实现转正。
对此,蔚来在财报里表示,毛利率的显著提升主要是由于某些材料的购买价格下降以及2020年第三季度ES6和ES8产量增加导致单位制造成本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的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得益于第三季度的销量上升。数据显示,蔚来2020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量为12,206辆,与2019年第三季度交付的4,799辆相比,同比增长154.34%。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同时还表示:“鉴于市场对我们有竞争性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有动力将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我们预计在第四季度将交付16500至17000辆汽车。”
而根据蔚来的10月销量来看,蔚来第四季度也将有望实现预期目标。数据显示,蔚来10月共交付新车5,055辆,同比增长100.1%,并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此外,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以及汽车行业的整体回升,造车新势力业绩普遍有所上升。以同在美股上市的理想和小鹏为例。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共计19.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2.5%,而且小鹏汽车在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6%,首度实现毛利率转正。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总收入达25.1亿元,与第二季度相比,环比增长了28.9%。
业内普遍认为,造车新势力实现业绩改善的原因,一方面或是终端市场的表现持续向好,另一方面或得益于中国新能源市场潜在的巨大增量空间。国务院办公厅在11月3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如果按照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为2576.9万辆来看的话,新能源车需要销售515.38万辆。根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为17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只有73.4万辆,占比仅4.28%来看,按照现有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新能源市场势必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不仅仅是新能源车企凭借政策的”东风“迎来业绩上的增长,主流传统车企今年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今年三季度,东风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为41.83亿元,环比增长约30%,同比增长约22%。广汽集团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4.07亿元,同比增长19.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3.40亿元,同比增长113.87%。可以看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在逐步调整,试图摆脱因汽车市场出现饱和而导致的负增长。
而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2020年是造车新势力车企的生死之年,拜腾、博郡、长江等新能源车企相继被淘汰。不过2020年也是造车新势力的上升之年,成功上市的蔚来、理想和小鹏都拿出了不错的市场表现。随着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回升,幸存的造车新势力们或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是风险和机遇并存,如何把握住这个机会,造车新势力们则需要脚踏实地的把产品做好,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或许才有可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自从蔚来上市以来,我一直觉得它的基本运营逻辑是有问题的。
一家汽车公司把自己打造成一家以服务为主的企业,宣称给客户提供终身免费救援、异地加电、每年若干次高速免费换电池等服务内容,根本在逻辑上就难以自圆其说。
要知道服务业的正常逻辑应该是按实际服务的次数收取合理的费用,一旦出现一次性缴款,终身服务的情况,通常都是要出现幺蛾子的前兆。
好比说,你去一家豪华大饭店吃饭,环境让你觉得很舒适,本来应该是点多少菜花多少钱,吃完就走,但是饭店却说你办个会员,一次性充值五十万,可以终身免费吃饭,保证几菜一汤。
粗一看似乎很划得来,等于买了一个终身的保障,因为你还担心以后钱贬值了,五十万以后不值多少钱。
但你有没有想过,除了个别百年老店以口味和品质取胜能存活长久,有多少豪华饭店能坚持开店二十年以上的?生活中大肆收取会员卡充值的钱,然后关门跑路的各种店铺还少吗?
别的不说,就门店的租金一项,除非自有产权,否则哪家被迫关门的店没有经历过房东任性持续涨租金的为难?可是哪有那么多是自有产权的商铺,别人投资店铺也图的是赚租金。
而且服务是要靠人来维持的,客户数量越大,服务需要的人力也就越多,这是最基本要求,看似美好舒心的服务背后,需要多少人力来支撑,这难道不是钱?
创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很容易理解,但是已经开始正式运营后,有了不少客户资源,收取了不菲的车款,提供了至今还不到一年的服务,就出现亏损加剧,还敢让人相信未来若干年的服务能够持续下去?
再看看特斯拉吧,车价比蔚来高得多,也没有敢像蔚来这样承诺那么多免费服务,过去说的超级充电桩免费充电,去年也停止了。从2014年至今,特斯拉也没有几天是处于盈利状态的,一直让股东咬牙切齿。听说蔚来还从特斯拉挖了不少人?
总之,算不过来账的创业,逻辑有问题的创业,我一律认为是耍流氓,坚决不去碰,反正以后难过的也不会是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