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迪“卖身”小鹏汽车,令游走悬崖边缘的海马汽车更岌岌可危?

2.请问海马汽车和海南马自达有什么区别?

3.车友锐评丨海马、一汽将分手,新海马何去何从

4.海马汽车独立在望,分手一汽/“借风”入局新能源就能翻盘了?

郑州日产:总部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工厂位于郑州市中牟县。

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

海马汽车:第一工厂位于郑州市中牟县、第二工厂和第三工厂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宇通汽车:总部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工厂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洛阳市。

奔马公司:位于许昌,电动汽车生产。

新美景公司:位于许昌,电动客车生产。

新飞专用汽车:位于新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宇风汽车有限公司:位于鹤壁市鹤淇产业集聚区,专用车生产。

福迪“卖身”小鹏汽车,令游走悬崖边缘的海马汽车更岌岌可危?

郑州新盛博海马汽车4S店,成立于1999年4月15日,注册资金500万元。是全国首批16家4S店中其中之一,也是河南最早的销售海南马自达汽车的经销商。地处郑州市花园路北段河南汽车贸易中心内,该路段被誉为“汽车大道”,沿路两侧聚集了众多国际、国内著名汽车品牌专卖店。

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经营范围涉及汽车销售、汽车维修、配件供应、汽车装潢等,拥有健全的部门设置,年轻富有活力的专业员工队伍,现有员工7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占50%,平均年龄26岁,下设业务部、市场部、客户俱乐部、售后服务部、财务部、管理部等专业部门和一个海南马自达4S专卖店、六个销售服务支店。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汽车品牌的销售和服务业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汽车销售模式,对汽车的销售管理、市场推广,售后维修、零部件供应、信息反馈、经销商服务等方面拥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并拥有专业的各方面人才。自成立以来一直代理海南马自达的各系列汽车的销售,并于2000年作为海南马自达4S销售服务店和河南总代理负责河南全省的整车销售、售后服务、备件供应、信息反馈等全方位的销售服务,并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特别是海南马自达推出与国际同步的福美来、普力马系列轿车和海马行政级SUV骑士越野车以来,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使海南马自达的品牌知名度得到了迅速提升。

地理位置:郑州市花园路与开元路交叉口河南汽车贸易中心

请问海马汽车和海南马自达有什么区别?

似乎被时代抛弃的老车企,最终的宿命都是被迫与造车新势力“联姻”,这颇有些暴发户小子迎娶落魄富家千金的味道。拜腾一元购华利、力帆卖身理想、博郡牵手夏利皆是如此,而今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更是耐人寻味。名存实亡的福迪汽车被收购是意料中事,但与小鹏汽车“厮守”多年的海马汽车将何去何从?

小鹏与海马的初相识,注定海马成“备胎”

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在创立初期并没有造车资质。为了让产品落地,小鹏找到了海马汽车作为代工生产,品牌首款车型小鹏G3于2018年末,顺利在海马汽车位于郑州的工厂落地。

小鹏G3在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车型名称前缀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小鹏牌”,这正是海马汽车与小鹏汽车诠释“你的名字我的姓氏”的最好见证。

表面上,海马汽车帮助小鹏汽车将商品顺利落地,但实际上,两者只是各取所需。海马汽车2017年度净利润亏损为9.94亿元,尔后2018年亏损更是高达16.37亿元,连年亏损使其股票简称被迫由“海马汽车”变更为“ST海马”。

亏损的海马汽车必须引入增加利润的项目,以扭转局势,而为小鹏汽车代工,成为了海马汽车“被输血”的希望。

海马汽车将小鹏汽车看作是“翻盘”的“希望”,但小鹏汽车却不愿孤注一掷地将生产任务投在海马汽车上。早在2017年5月,小鹏汽车便在广东肇庆投资超20亿元自建了生产工厂,并于2019年竣工。

这是小鹏汽车的“后着”,也是提前布局,就像是启动机器的按钮,按下后便能开启小鹏汽车“自产自销”的时代,而这颗“按钮”便是生产资质。

小鹏与福迪,“同声同气”的联姻

成立于广州的小鹏汽车,将获取生产资质的目光瞄向了同样诞生于广东的福迪汽车。翻开福迪汽车的历史,这家车企在市场的存在感并不算高,其曾推出包括揽福SUV、雄狮F22皮卡、雄狮F16在内的车型,拥有年生产50万辆车身、10万辆整车的产能。

福迪汽车的高光时刻恐怕要追溯到十多年前,在那个SUV仍未百家争艳的年度,福迪凭借“探索者”、“雄狮”系列车型揽下了一波用户。这两个系列的车型都由皮卡底盘打造,舒适性、造型都谈不上优秀,在那个产品种类相对匮乏的年代,这仅能满足“够用”和“能用”的需求。

即便是往后推出的揽福SUV,也都是采用这种形式打造。其希望给消费者带来硬派的车型形象,但竞争力薄弱的产品及品牌在市场始终“硬派”不起来。

市场的发展不顺,令福迪汽车走上了连年亏损的道路,并遭股东抛售。在出让宝沃汽车后,福田汽车再度出让福迪汽车2.5%的股权,以换取3000万元的净利润。追溯福迪汽车最近的财务状况,福迪汽车截至2019年2月净利润亏损为153万元。

也许,“卖身”是对福迪汽车最好的解脱。

若被小鹏抛弃,海马汽车将坠落深渊

相较于福迪汽车,海马汽车“玩”得更大一些。为了摘掉“ST海马”的“帽子”,亏损连连的海马汽车被迫在2019年5月变卖400套房产盘活资产,并在同年7月转让河南海马物业有限公司39%的股权,同时将海马研发100%股权转让给睿之尚实业。

在变卖多处资产后,海马终扭亏转盈,暂时度过危险期,保壳成功。根据海马发布的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19年度归母公司净利润9000-13000万元。额…敢情海马汽车的救命稻草是房地产?

亏损的海马企图“自救”,海马汽车创始人景柱再度“出山,”吹响了“第四次创业”的号角,打出海马8S这张王牌,上市之初便以“对标哈弗H6”的底气进击市场。但可惜的是,极具勇气的景柱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他的“王牌”海马8S也没有。

数据显示,海马汽车2019年全年累计生产新车2.89万辆,同比下滑52.06%;累计销量2.95万辆,同比大幅下滑56.41%。进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2月整体车市下滑达八成。海马乘用车更是处于"冷藏"状态,其产量为0辆,销量也仅有134辆,同比下滑92.88%。今年1-2月累计销量1281辆,同比下滑52.33%。

海马汽车目前的情况可以用极为惨淡来形容,若是此时,小鹏汽车与其代工合作的关系发生变卦,将会令海马汽车再度陷入僵局。

不过,日前在工信部网站上公布的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小鹏汽车最新款车型小鹏P7在列,车型名称前缀仍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小鹏牌”。换言之,小鹏P7仍将在郑州海马小鹏智能工厂投产。

得到生产资质的小鹏汽车未来必然会选择“出走”,只是时间的问题,海马汽车也要开始未雨绸缪了。

2019年的车市下行,加速了弱势车企的淘汰。在未复苏的情况下,2020年车市再受疫情打击,传统车企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华利、夏利、力帆、福迪相继被收购了,那潍柴、川汽野马、黄海、永源、福汽启腾、中兴、观致等等的车企又会否成为新一轮被收购的对象?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跨界入市的企业入场,也将加速重塑市场的格局,像是卖房的恒大想造车,造车的海马卖房自救,不如你俩考虑考虑合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友锐评丨海马、一汽将分手,新海马何去何从

1、产地不同

马自达是日产车,日本汽车制造商生产,总部设在日本广岛。

海马是国产车,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

2、公司不同

马自达公司原名东洋软木工业公司,1927年改称东洋工业公司。

海马车公司名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3、品牌创立时间不同

马自达公司创立于1920年,1931年正式开始在广岛生产小型载货车,60年代初正式生产轿车。

海马公司成立于1988年,海马建厂于海南省海口市,1993年海马开始生产马自达mpv。

注意:

海马汽车的标志是象征太阳的圆上嵌一个抽象的鹰隼形状,寓意为“旭日东升,鲲鹏展翅”,代表了海马汽车奋发向上、矢志腾飞的企业形象。

1988年,海马建厂于海南省海口市。开始了第一次创业。1998到2005的第二次创业中,海马与战略伙伴合作,走出了一条“开放、合作、学习、发展”的路子, 海马夯实了自我发展的基础。从2006年起,海马人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今天,海马已经拥有两个整车工厂,一个年产15万台的发动机工厂。

更重要的是海马拥有了一批成熟的汽车产业人才队伍,拥有了自主的整车研发能力,拥有了自主的销售服务网络,自主的供应配套体系,拥有了超过30万用户的品牌信赖,拥有了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以我为主去实现海马梦想的体系能力。

海马汽车独立在望,分手一汽/“借风”入局新能源就能翻盘了?

(文/彭科峰)日前,有消息称,海南省政府计划将一汽海马中一汽所持的股权收购回来,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替一汽,担任一汽海马的第二大股东,与大股东海马汽车实现接管,届时海马汽车将真正实现独立发展。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顿时引发原本沦为ST股票的海马汽车股价一路狂飙。不过,即便一汽、海马分手在即,新海马就真的那么值得看好吗?

海马和一汽的“孽缘”

海马汽车和一汽集团,到底是如何发生联系的呢?

这个故事,说起来简单,却也满是心酸。海马汽车的前身是海南汽车,后来跟马自达汽车公司合资,生产海南马自达。但由于当时海南汽车并没有乘用车销售许可证,因此海南马自达很长时间生产的车辆,只能在海南省内售卖和使用。

为了进军更加广阔的市场,情急之下,海南马自达不得不跟一汽合资,一汽没有投放一分钱,只用一张销售许可证,就得到了海南马自达合资公司的100%的股份,同时控股了海南马自达。

后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看到实力更加强大的一汽,马自达自然移情别恋,最终和一汽集团成立了一汽轿车马自达。可以说,没有海马汽车,就没有今天的一汽马自达。

后来的海马汽车,自然不甘心被人利用,决定奋发图强,于是北上河南,在郑州建立了自己的基地。不过,这些年海马汽车的发展情况,大家是有目共睹,堪称一年不如一年。

据了解,截至目前,海马汽车持有一汽海马51%的股份,一汽持有49%,如果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替一汽,将成为一汽海马的第二大股东,可以想见,抛离了一汽的海马才会重回海南。

海马早已困局重重

目前,ST海马股价的总市价预估超过41亿元,这都拜这一轮收购的消息所赐。不过,近年来,海马汽车都依靠卖房来保壳,如果业绩没有改善,这样的股价恐怕难以维持下去。

官方报告显示,海马汽车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73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78亿元,亏损缩窄;营业收入13.11亿元,同比减少43.54%。

从销量来看,海马上半年累计销量6529辆,同比下降55%;实现销售收入13.11亿元,同比下降43.54%。其中,海马7月生产和销售的车型均为SUV,轿车销量为零。可以说,今天的海马,已经没有了当年福美来时代的辉煌。

不客气的说,在技术层面,海马汽车依赖当年来自马自达的技术消化吸收,迟迟未能有大的进步,研发实力的落后,导致海马汽车没有能和吉利、奇瑞、比亚迪一样,实现质的飞跃。尽管从去年开始,海马汽车大谈网络新零售,但可惜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销量没有丝毫改善。这样的海马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几乎等于零。

新能源能成为救命稻草吗?

那么问题来了,海南方面打算整合海马汽车,意图何在呢?答案其实也不复杂——新能源汽车。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能源产业等成为重点发展领域。就在去年,海南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2025年、2030年三个阶段性目标。即公共服务领域力争2020年实现清洁能源化;社会运营领域力争2025年实现清洁能源化;到2030年全岛私人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100%,全省全面“禁售燃油车”。

在全力发展新能源的当下,海南省自然需要一个本土的新能源品牌。一方面,可以实现本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在汽车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也是早已有之。在这样的情况下,整合海马汽车,转型新能源,也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海马汽车相关人士也表示,接下来海马品牌的营销、运营、产品、服务等规划将由郑州基地负责推动,海口基地会偏向海外业务,聚焦海南自贸区优势特色领域,重点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进行集团规划下的新业务探索。

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新能源汽车也并非毫无技术含量,即便没有内燃机技术的制约,海马汽车就能够在新能源领域找到一条生路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十多年的恩怨纠葛或迎平息,海马汽车的“独立运动”接近成功。

9月14日,媒体报道称,海南省政府最终决定将一汽海马中一汽所持的股权收购回来,计划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替一汽,担任一汽海马的第二大股东,与大股东海马汽车实现接管,届时海马汽车将真正实现独立。

消息一出,ST海马今日涨停,买一封单超10万手,最新总市值超过41亿元。

接近海马汽车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年海马汽车投奔一汽是为了发展壮大和获得生产资质,但多年来,与一汽的合作并没有带给海马汽车预期中的助力。海南自贸区的成立,更加坚定了当地政府和海马汽车独立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决心。

产销量跌跌不休,与一汽貌合神离的海马汽车怎一个惨字了得。

海马汽车此前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8月生产量为1230辆,同比下跌27.13%,1-8月累计生产6956辆,同比下跌59.65%;8月销量仅为897辆,同比降低42.5%,1-8月累计销量为8301辆,同比下降55.74%。

今年累计产销量均未破万的海马汽车事实上自2017年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海马汽车净利润亏损达9.94亿元,同比大跌超过500%;2018年净利润亏损17.09亿元;2019年亏损达7.3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1.73亿元。

在海马汽车业绩连年亏损的情况下,一汽海马带来了零星的一点欣慰——2020年上半年一汽海马净利润为416.3万元。

但是,在一汽的控制下,如此零星的红利依然需要共享。海马汽车方面相关人士表示:“这么多年来,一汽对于一汽海马完全处于放任状态,没有任何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只是坐吃分红。”

恩怨由来已久,海马汽车对“独立”的争取从未停歇。

1992年,日本马自达与当时的海南汽车制造厂以技术合作的方式成立海南马自达;1997年,海南省政府将海南汽车制造厂以无偿划拨的形式并入一汽集团,海南汽车制造厂由此取得生产资质,并更名为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2000年民营海马集团成立,通过收购*ST琼金盘借壳上市;2004年民营海马集团与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合并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当时海马与一汽的股比是1:1。

早在海南汽车获得生产资质时,海南汽车对无偿划拨的形式就颇有微词,由此一直都在想办法谋求独立。

2006年海马汽车与马自达决裂前,就通过运转将一汽海马的股权结构调整为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股51%,一汽股份占股49%。

此后,又通过重组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设立海马汽车在海南省外的第一个生产基地,逐渐转移生产重心;将海马郑州公司更名为“海马轿车有限公司”,突出郑州基地地位;再到2016年宣布总部迁往郑州,“海马轿车”更名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实现“北上”的战略转移。

实现战略重心的转移是海马汽车寻求独立的重要一步。

当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果上述谈判顺利,海南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替一汽成为海马汽车第二大股东,那么不仅意味着海马汽车的独立之路取得最终胜利,也为其当下的惨状增添了一线生机。

现在才入局新能源,会不会太晚了?

海马汽车此前表示郑州基地将推动营销、运营、产品、服务等规划,而海口基地则侧重于海外业务,聚焦海南自贸区优势特色领域,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也表示未来将重点开发强动力智能SUV、高安全智能MPV和可变平台纯电动汽车。

但是,经历了三年多的亏损,海马汽车能否持续负担新能源研发带来的高昂费用投入。即便撑过了资金难关,还将面对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优势产品的竞争。海马要想在当前车家必争的新能源板块确立优势、找到自身的位置,必将经历一番血雨腥风。

不过,海马汽车背靠海南自由贸易港,再加上确实也没什么可失去了,除了向着既定目标前进,似乎也没别的路可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