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赛麟汽车现在被谁接手_如皋赛麟汽车现在被谁接手了

       作为如皋赛麟汽车现在被谁接手话题的专家,我对这个问题集合感到非常兴奋。我会按顺序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以便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1.赛麟“花60亿造车”只卖出27辆,该车企目前的境况如何?

2.最近一周,汽车圈可以吃的瓜还真不少

3.吉利又搞出来一个枫叶电动车,是不是老年代步车转正?

4.拜腾、赛麟、博郡均被央视点名 江苏省电动汽车产业该如何算账?

赛麟“花60亿造车”只卖出27辆,该车企目前的境况如何?

       赛麟汽车上海公司总资产预计超20亿元。而在赛麟资产被查封的同时,王晓麟所控制的其他4家公司股权也被司法冻结,资产高达66.58亿元。这距离赛麟“超豪”的鸟巢新车发布会,才过去不到时间。赛麟之夜发布会宣传海报(来源:赛麟汽车)

       从那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至今,赛麟汽车仅卖出了27辆车。至于王晓麟本人,事发至今整整两个月,则一直身居美国,声称“买不到回国机票”,将一系列纠纷留在国内持续发酵。一个是回不了国,另一个则是“逃亡美国”。

       据爆料人士称,博郡汽车创始人黄希鸣曾试图与妻子一同回美国,但因为博郡汽车劳动仲裁的原因被限制出境,黄希鸣在机场被拦截。但之后,黄希鸣可能利用另外一个身份,成功“逃离”中国。迫切离开中国的背后,其公司已陷入资金危机,基本已无力生还。

       博郡汽车创始人黄希鸣在一份公开信中称,公司正在遭遇严重的经营困境。为解决现状,黄希鸣称将“重新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这被外界解读为“博郡将从OEM做回供应商”,也就意味着,博郡汽车将正式放弃造车。但这一系列举措,被员工质疑为“资产转移”。

       事实上,早在博郡汽车就因欠薪被员工起诉,数百位员工在长达时间里没有领到工资。今年3月,博郡汽车又被曝出要求员工自缴社保,除了个人缴纳部分需要自掏腰包,公司缴纳部分也要员工自己承担。此外,博郡与一汽夏利成立的合资公司,博郡承诺缴付10亿元的首期款,至今也只投入1410万,连2%都不到,但却因此接盘了一汽夏利土地、厂房、设备等超5亿资产。

       在博郡陷入危局之后,造车“新贵”拜腾汽车也遭遇到了资金危机,夹在其中的一汽夏利,更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创业邦注意到,拜腾汽车便被曝出美国研发中心临时裁员、高管降薪80%以及中国区员工延迟发放工资等消息。

       对于拖欠薪资问题,拜腾汽车回应称,管理层和股东正在积极应对,争取尽快妥善解决。对于公司资金问题,拜腾透露公司仍处于C轮融资阶段,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融资计划也有所延迟。

       有分析认为,拜腾C轮融资不利,导致公司极度缺钱,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则直言,新能源造车这扇门,已经基本对拜腾关上。此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微博中说过,“上百个新造车企业中,坚持到今天,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从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这两个最基本最本分的能做到的估计已经不超过五个了。”

最近一周,汽车圈可以吃的瓜还真不少

       几年前,一张印满了汽车品牌LOGO的海报被广为流传。如图:

       而如今,这张变成了这样。如图:

       汽车新四化的浪潮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催生出300个汽车品牌,而市场又将其迅速打回原形:抱歉,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么多汽车品牌。

       不过事情并非这样简单。众所周知,汽车是一个重资产行业,一个汽车品牌的诞生,可以说是金钱堆砌而成的。

       从早期的厂房用地、造车资质,到中期的产品设计、制造、交付,再到后期的运营、用户维护,每一步都牵扯着以亿为计量单位的资金。

       如今,大批量汽车品牌消失在造车运动之中,资金问题也成了一时算不清楚的烂账。

       出力不讨好的地方政府

       造车新势力运动烂尾,最尴尬的莫过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造车新势力企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不过其对造车运动的付出与其应得的声誉、回报并不成正比。

       在造车新势力企业发展初期,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入鲶鱼产品,发改委针对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进行核准,并颁发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

       短短十四个月的时间,十五张新能源牌照落地,其中不乏闻所未闻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可想而知它们背靠的地方市政府在背后经过了多少周旋,才让发改委将珍贵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发放给名不见经传的新造车企业。

       不过,陆地方舟、江苏敏安、河南速达们,既没有满足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初心,也没有成全地方政府搭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列车的小心机。除了几家有传统汽车厂商背书的企业外,其余企业鲜有造车动作,甚至有些企业从拿到资质后便不再发声,沦为"僵尸企业"。

       一时间,关于“骗资质”的质疑声在业内此起彼伏。在外界的质疑之下,通过申请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通道被长期关停。

       新能源资质狂潮的落幕,让身处背后的地方政府陷入被质疑的境地。地方市政府究竟有没有认真审查过这些获得资质的“僵尸企业”?地方政府助力造车新势力企业获得资质,究竟是为助推新能源的发展,还是投机取巧与造车新势力企业“暗通款曲”?

       不可否认,汽车产业是推动当地经济、就业、民生发展的重要产业,地方政府自然希望当地能有好的汽车项目落地。不过将筹码压在造车新势力企业身上,其用意、声誉和付出的金钱回报率,都被打上了问号。

       除了帮助造车新势力企业获取资质外,地方政府出钱出力也不在话下。

       经过统计可以看到,在上述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工厂和生产基地所在省份和城市的分布为:安徽:2个、上海1个、浙江9个、江苏6个、湖北1个、云南1个、贵州1个、天津1个、广东2个、重庆1个、江西1个、福建1个、河南1个。

       而图表中品牌的工厂和生产基地累计投资金额达1807.2亿元。其中,投资超过200亿的企业有四家,投资超过百亿的共有十家企业,投资超过50亿人民币低于100亿人民币的有四家。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入场,舆论的“态度”并非赞扬,而是表达了无限的担忧。地方政府蜂拥而至签下造车大单,究竟是引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是催生出巨大的产业泡沫?

       果然,在质疑的声音之下,造车新势力企业很快便“露出了马脚”。它们显然难以适应汽车产业高投资、长线运作、产业协同的发展规律。

       于是在近几年间,造车新势力企业退场的消息频频传出,终于在2020年疫情和车市寒冬的催化下,集体爆发。

       如皋三度跳坑

       这些投入巨大、令人振奋的汽车项目,无一例外地重蹈了贾跃亭造车的覆辙,一地鸡毛难以收场。

       现今被讨论得最多的,便是如皋市政府投资的赛麟项目。时间跳回到2015年,在青年汽车董事长庞青年的牵线搭桥下,赛麟汽车几经思量终于确定落户如皋。

       翻看当时南通官方媒体《南通日报》的报道,可见这样的描述:“2015年,威蒙工业集团决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采用赛麟的品牌和技术降级生产中高端SUV和轿车,预计年产值可超1000亿元。作为威蒙集团的合作伙伴,来如皋投资创业的庞青年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如皋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最终,如皋以显著的区位优势、优越的产业基础和优质的服务,令举棋不定的威蒙集团吃下定心丸,赛麟汽车最终决定落子如皋。”

       字里行间之中,《南通日报》表现出了如皋市政府对赛麟项目落地的期盼。为了顺利推动赛麟项目落地,如皋市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足以彰显诚意。

       在整个赛麟项目中,如皋政府至今一共出资接近60亿元真金白银,包括前后34亿出资,25亿流动资金。

       然而,如皋市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赛麟内部的账目却一团乱麻。据悉,迈迈工程样车的研发费用不足一亿元,巨额的花费主要在各类广告、打给美国公司的费用以及给员工的高薪上。

       赛麟的烂账被公之于众,如皋市政府表面上看是当了“冤大头”,成为无辜者。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在造车运动中,早有贾跃亭失败落荒而逃的前车之鉴,为何如皋市政府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允许王晓麟“空手套白狼”呢?在新四化浪潮面前,其急功近利之心昭然若揭。

       如皋市镇府并非第一次吃了造车新势力的亏。早在2013年,如皋市政府与陆地方舟便有过土地纠纷。

       陆地方舟这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在获取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后,便很少发出声音。其造车的虚实难以分辨。正是这样一家企业,曾被如皋市政府冠以“如皋市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称号。

       江苏省如皋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陆地方舟项目是如皋经济开发区的项目,目前项目的建筑用地应该是400多亩,而围栏内圈占的土地面积在600多亩。”

       陆地方舟、青年汽车、江苏赛麟问题的曝光,将其背后作为默默支持者的如皋市政府牵扯进舆论的旋涡中。为何偏偏三个“不靠谱”的项目均与如皋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何如皋市政府一而再地跳入造车的深坑呢?

       近些年来,如皋市政府的新能源野心在汽车圈人尽皆知。其不仅投资纯电动汽车企业,还致力于将如皋打造成氢燃料电池车小镇。

       汽车头条APP曾被邀请参加过如皋氢燃料电池会议,整场会议警车开道、市政、交通全力配合,种种细节处都能看出如皋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而大干快上,势必不符合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

       风口之下热钱涌入

       这种急功近利的情绪,似乎具备传导效应。正如造车新势力企业在一夜之间新增300多家一样,支持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地方政府也被这种狂热的情绪传导。无论是在外界看来如何不靠谱的技术,都能得到地方市政府的支持。

       除了在赛麟项目上折戟之外,如皋市政府还与“加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车有着利益关系,青年汽车的水氢汽车也得到了南阳市政府的支持。而爱驰汽车新推出的“甲醇重整制氢高温燃料电池电堆重整增程器”这样技术路径复杂且不成熟的项目,也得到了山西高平市政府的支持,将项目落地此处。

       地方市政府重金投资造车新势力企业,将一己荣辱与造车新势力企业的成败深深捆绑在了一起。赛麟丑闻让如皋市政府损“赔了夫人又折兵”,博郡、拜腾的“落寞”让天津市政府和南京市政府的投资难以收回。

       尽管千亿投资打了水漂,不少地方市政府还需要承担推动造车项目员工的工资、社保、遣散费用。至于此前地方市政府为造车新势力企业项目落地批复的土地问题,如今也成了一个敏感的所在。

       汽车头条APP统计了十六家造车新势力企业与政府签订的建厂协议,发现为了支持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发展,地方政府的批地审批大开绿灯。

       在十六家建厂项目中,有8家企业的项目用地超过1000亩,其余8个项目用地也在100-950亩之间。

       这些动则几百上千亩的用地,很多都是以低于市面的成交价出售。公开资料显示,国能就以成交楼面价2800.35元/平方米的低价拍得天津市7.24万平方米的土地。

       然而这些低价批售的千亩用地,并没有发挥出外界期待的作用,既没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没有解决就业。如今,造车运动偃旗息鼓,规划的土地问题如何解决?当初批地的主理人是否该负监察不利的责任?地方市政府是否该为这些尴尬的“空地”做出官方说明呢?

       利益捆绑的上海样本

       赛麟项目的烂账撕开了这场狂热造车运动的脓疮。虽然目前诸多造车项目并未公开宣布失败,但失声便是对外界最好的回应。它们背后的地方市政府也得以保全颜面,不至于落得尴尬的境地。

       不过,在造车新势力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中,也有成功的案例,它们便是特斯拉和蔚来。

       众所周知,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建厂,上海市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至今,双方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特斯拉也得以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月销过万成绩。

       同样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同样需要地方政府出钱出力出资源,为何特斯拉并未出现“反水”的现象?

       这还要从上海市政府与特斯拉的对赌协议说起。外界更多知晓的是,上海市政府为引进特斯拉项目一路绿灯。特斯拉在中国拿到的贷款年利率是3.9%。一手解决土地成本,一手搞定资金成本。上海的土地,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卖给特斯拉。给特斯拉的贷款,利息远低于其他企业。

       而事实上,上海市政府也留了一手。上海市政府要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2023年年底起,每年须纳税22.3亿元,如果不能达成这一条件,则必须归还相应土地。同时,特斯拉还必须在未来5年在上海工厂投入人民币140.8亿元的资本支出。

       这样的对赌协议,将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的利益深度捆绑,双方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同盟自然可靠。

       上海样本被安徽合肥完美复制。今年上半年,“钱紧”的蔚来获得了安徽省70亿的投资,蔚来中国也因此落户合肥。

       不过,安徽省的70亿并非没有条件。在付出70亿的同时,安徽省与蔚来签订了一个对赌协议:蔚来中国2020年营收148亿,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并且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这保证了“缺钱”的蔚来对于蔚来中国项目也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并且为安徽省未来的盈利提供了保障。对比赛麟以虚假技术入股,再通过获取的股份套现的如皋政府的方式,安徽与上海政府的做法聪明得多。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造车狂潮之中,如今披荆斩棘冲出来的企业仅有蔚来、小鹏、威马、理想等少部分企业。站在造车新势力背后的支持者们,自然也一损俱损。它们付出的财力、物力,成为中国汽车史无前例的造车运动中的一粒尘埃。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做反思。当这些造车新势力企业倒下之时,相关追责必须行动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又搞出来一个枫叶电动车,是不是老年代步车转正?

       “吃瓜时间到”。

       虽然过年期间的“疫情长假”让不少人都直呼“放假实在太无聊”,但等到真正开始复工复产一切都走上正轨后,忙碌的生活又逼的人开始怀念那段紧张的假期。

       考虑到各位可能在平日里并没有太多时间关心车圈大事,今天咱们就对近期重磅新闻做一份盘点,以满足各位吃瓜群众的好奇心。

       善恶终有报:赛麟汽车CEO被正式刑事立案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经多次报道过赛麟汽车近期整出的“幺蛾子”。从当年在鸟巢闪亮登场到如今一地鸡毛,赛麟汽车仅用了两年就将自己玩到近乎破产,也是实属罕见。

       今年4月27日,赛麟汽车前员工乔宇东在网络上公开实名举报王晓麟虚假技术出资,以及涉嫌贪污巨额国资问题。举报信中,乔宇东认为,王晓麟实际控制的江苏赛麟4个外资企业股东,系以“虚假技术出资”作价66亿元取得江苏赛麟股份,导致数十亿元国资流失。

       后来江苏赛麟公告声明指乔宇东发布的“举报”内容完全不属实,且王晓麟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都是莫须有的指控,但明显没能服众。如皋当地政府紧急成立了调查组调查此事,江苏赛麟多家供应商也随即将公司告上法院,申请冻结了公司的资产及账户。

       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断发酵后,此事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7月2日夜间,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发布通报,宣布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晓麟涉嫌犯罪,现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王晓麟已经被正式刑事立案。

       根据情况通报中的内容显示,如皋经开区管委会责成南通嘉禾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江苏赛麟的国资股东),在对江苏赛麟进行了全面审计、核查之后,确有发现王晓麟等人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江苏赛麟巨额资金等问题。

       看来用不了多久,王晓麟背后的真实目的就能被调查的一清二楚。但是各位看官别高兴的太早,自从王晓麟表示自己遭遇到“买机票必被取消”的窘境之后,其至今都没有回到国内,即便王晓麟真的被列入红通人员名单,只要他一直赖在美国,那么对他的抓捕和遣返也都是个麻烦事。

       看来赛麟汽车的“春秋大梦”,离破碎不远了。

       不务正业:五菱汽车推出限量版螺狮粉

       自从疫情期间五菱汽车转产口罩之后,如今它再一次踏上了“不务正业”的道路上。

       7月3日,五菱汽车官方宣布推出五菱螺蛳粉,对你没有听错,五菱开始涉足美食行业了。

       从官图来看,悬挂五菱LOGO的螺狮粉颇有一丝“奢侈品”的即视感。本次推出的五菱牌限量版螺蛳粉,采用高典雅的祖母绿作为外观主色,内置除螺蛳粉外,还贴心配备了精美餐具套装。

       实话讲,当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都以为是某些擅长PS的营销号所捏造出的假新闻,但当真正看到官博发文之后,便觉得也不难理解。毕竟广西柳州既是螺狮粉的发源地,也是五菱汽车的大本营,因此此次五菱汽车跨界生产“地方特产”也算是变相支持地方文化输出。

       那么,这么清新高雅又高端的螺狮粉什么时候才能发货呢?

       动物园新宠:欧拉白猫

       不知道为什么,近期长城汽车对新产品的命名都非常“随意”。前有开天辟地的皮卡长城炮,后有投票选出的SUV哈弗大狗。而就在前两天,长城又推出了一款新车——欧拉白猫。

       当然了,对相关产品有些许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所谓的欧拉白猫其实就是之前屡次被披露出谍照的欧拉R2。

       新车定位于A00级产品,据说新车的外观设计基于真实的猫咪设计而来,例如修长的灯组,以及前脸的欧拉标志像极了猫咪的鼻子,整体设计可爱与否暂时不做评论,但不能否认长城的设计师脑洞真的够大。

       在尺寸上白猫也的确够“娇小”,长宽高为3625/1660/1530mm,轴距为2490mm,配备最大功率48马力的电机,搭载来自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组,NEDC续航里程为401km,城市之中代步通勤绰绰有余。

       前有大狗后有白猫,不知道长城是不是打算建立一个“动物园组合”。

       成绩斐然:蔚来6月销量暴增

       无论你是否喜欢蔚来,都不能否认它的成绩。

       日前,蔚来公布了2020年6月份的交付数据。蔚来在6月交付3,740台,继5月破纪录后再创月度新高。自3月以来,蔚来已连续四个月实现环比上涨,6月交付数同比增长179%。截至2020年6月,蔚来品牌累计交付数为46,082台。

       在2020年之前,碍于毛利率过低的原因,蔚来产品基本是"卖一台亏一台"。可随着当下情况不断转好,仅在2020年上半年,蔚来累计完成交付14,169台,因此其在年底前很可能会达到整车毛利两位数的预期。

       另外,之前在6月份在合肥工厂下线的蔚来EC6将在7月份公布售价,预计将从9月份开始进行交付。新车竞品直指特斯拉Model?Y,但具体产品力如何暂时未知。

       你以为蔚来“稳了”?,其实背后的危机依旧不少。

       *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拜腾、赛麟、博郡均被央视点名 江苏省电动汽车产业该如何算账?

       最近又有一个名为枫叶汽车的新电动车品牌亮相,乍一听以为是啥加拿大的新造车品牌呢,仔细一看,这不是当年的华普汽车logo吗?没错,这个新品牌枫叶汽车,其实就是吉利集团旗下的华普汽车与康迪电动车合并的产物。

       虽然枫叶汽车最近才正式公布首款SUV产品枫叶X30的官图,不过其实这款车的信息去年底就已经传出来了,当时还说新车在2020年春节后就会正式上市。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枫叶汽车首秀的节奏,最近一次看到它的消息还是今年1月份在江苏如皋市的政府网站上首款量产车下线的消息。

       这个枫叶汽车隶属于枫盛汽车科技公司,而这家公司去年3月才成立,属于吉利科技集团一部分,公司注册资金24.04亿元,吉利控股出资78%,浙江康迪占比22%。枫盛用的生产资质来自吉利的华普汽车,这也是吉利最早开始做汽车的时候就有的子公司,而康迪电动车则是老年代步车领域的玩家,后来被吉利收购了。

       按照官方说法,枫叶汽车是大吉利新能源谱系中的一员,主要负责与国内的新造车竞争,今年要推出三款产品,未来3年还将推出5款以上新车,涵盖轿车和SUV领域。虽然这个枫叶X30的具体参数还不清楚,不过之前有媒体透露新车续航只有300公里,看来还是没逃脱低速电动车的影子,所以枫叶汽车也对外宣称主打换电模式,看来是为了弥补续航短板。

       要说吉利的这波操作确实让人有些不解。首先枫叶汽车受到了江苏如皋市的大力支持,下线仪式上市委领导都出席了,可是如皋并非没有新能源项目。早在2016年王晓麟就带着他的赛麟汽车找到了如皋市政府,并且将公司落户在了这里,后来赛麟买下了青年汽车的资质,而如皋赛麟青年乘用车项目也成为了江苏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之一。2017年赛麟如皋工厂动工,同年在上海开发布会推出了入门级超跑S1,还被列为江苏新能源集群龙头企业。

       后来赛麟一直没啥动静,直到去年鸟巢办了场神奇的发布会,推出了一款神似老年代步车的迈迈微型电动车,号称可以上赛道,被许多网友吐槽。如今如皋又引入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按照现在的规定同一省市可是不鼓励这种引入过多新能源项目却没有啥销量的做法,所以如皋市的做法让人有些不解,难道是赛麟项目不给力了?

       说回吉利的这个枫叶汽车,新车的设计由吉利上海设计中心完成,整个公司的资产用的还是康迪那一套,相当于把这个老年代步车品牌盘活了,不过康迪本身没啥技术积淀,早起做的都是这种满大街跑的“老头乐”。被吉利收购后做了一款全球鹰K27,如今也停产了。

       现在这个枫叶汽车,号称竞争新势力,却没看到什么智能化的影子,更像是在小型电动车领域与自主品牌竞争,大吉利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能吃得开吗?

       本文为车林外传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记者,汽车视评,记录汽车

       央视财经6月28日报道称,拜腾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

       报道称,造车新势力的代表拜腾汽车已经陷入经营危机,拖欠员工薪资4个月之久。消息显示,拜腾上海办公室4月撤租,北京办公室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厂近日也因欠费停水断电关厂。

       信息显示,拜腾汽车自2017年成立以来,共进行4轮融资,总金额约84亿元。这意味着,拜腾汽车烧光84亿,却未能造出一台量产车。

       天眼查数据显示,拜腾汽车所属地为江苏省,其主要投资人包括富士康、腾讯投资、和谐汽车、启迪金控、中国一汽、宁德时代、日本商社丸红等,其工厂建在南京。

       拜腾两位创始人分别是戴雷和毕福康(毕福康已于2019年4月离开拜腾),两人均为外籍人士。其中戴雷和中国渊源颇深,其本人曾在南京大学修习中文,其太太为他在南京大学的同学。

拜腾创始人戴雷

       就在今年3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委区政府新媒体平台“栖霞视点”发文称:863亿!栖霞铿锵按下74个项目快进键!

       其中,拜腾汽车母公司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即FMC)被列为江苏省“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性项目;

拜腾工厂内景?栖霞视点发布于今年3月

       3月9日,栖霞视点再发文:加速度!栖霞110亿FMC电动汽车项目竣工投产。

       消息人士告诉本刊:拜腾南京工厂确已建成,并前期软膜生产了50台左右的EP样车。

       也就是说,就在3个月之前,拜腾汽车还获得江苏省地方政府“背书”,为其摇旗呐喊。其工厂3月上旬竣工后,还生产了50台左右的EP样车。

       但转瞬之间,拜腾从江苏省“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性项目”、天之骄子,演变成如今濒临破产的造车新势力,整个过程仅花了不足100天。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改变?到底拜腾内部发生了什么?恐怕外界永远都难以知晓。笔者猜测,就现状看,整个江苏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或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清算。必须要有人为此负责任。

       拜腾在整个江苏省并非孤例事件。同一时期,媒体报道称,同在江苏的赛麟汽车,其国有股东南通嘉禾前后共出资66亿元相助其造车,但赛麟迄今为止仅卖出9辆车。

       6月23日,赛麟上海分公司被法院查封。?

       此前,据赛麟汽车前高级法务乔宇东实名举报,赛麟汽车创始人王晓麟涉嫌虚假技术出资,骗取了赛麟汽车(主要投资人为国资)的实际控制权。事件发酵之后,外界了解到的信息显示,王晓麟早已遁身美国。

       天眼查信息显示,赛麟汽车主要投资人为南通嘉禾(国资)等,创始人王晓麟为美籍华人。

地方政府领导视察赛麟

       同样深陷泥潭的还有来自南京的博郡汽车。媒体报道称,博郡汽车前后融资十数亿人民币(主要出资人为国资),但仅造出了几台展车。目前,博郡汽车已经欠员工薪资高达7个月以上,上海办公室已无人上班,随时面临破产清算的境地。

       天眼查信息显示,博郡主要投资人为中科招商、淮安园兴、中化国际(国资)、浦口高投(国资)等,创始人黄希鸣为美籍华人。

       资料显示,同在江苏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还包括:南京知豆、江苏敏安、前途汽车(苏州工厂)、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陆地方舟(江苏)、康迪电动(枫叶汽车)、晶能新能源(南京),以及T3出行(采用车辆均为新能源)等,这些新能源汽车公司(或出行公司)都曾经或至今仍是江苏省重点项目,但拜腾、赛麟、博郡等新能源汽车的东窗事发,或为整个江苏省的新能源汽车事业蒙上一层阴影。

       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共识是,未来中国能存活下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仅3-5家。但2015年以来,中国打着“互联网+电动”的标签进入新能源领域的企业接近50家。截至目前,全国有近40家造车新势力,但有销量数据的仅有8家,分别是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等,其中和江苏省有关的企业仅理想一家,江苏省内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将何去何从呢?

       栖霞视点今年3月9日刊登的“加速度!栖霞110亿FMC电动汽车项目竣工投产!”的文章称:FMC该项目投资110亿元,项目占地1200亩,设计总产能为30万辆,预计二季度实现量产目标。拜腾首款车型“M-Byte”2021年从中国向美国出口。

       浦口发布20219年10月10日发布文章“总投资达269.7亿元?浦口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文章称:芯郡标准化生产厂房项目,总投资45亿元,拟建成年产30万辆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建成后,预计年纳税约2亿元,可带动约2500人就业。

       “2021年从中国向美国出口”,“建成后,预计年纳税约2亿元,可带动约2500人就业”,当初的言之凿凿犹在耳边,转眼间这些企业即濒临破产倒闭。?

       从拜腾到赛麟,从前途(江苏)到博郡(南京),从当初的“出口美国、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到如今的集体失业,数千名员工被欠薪数亿,以及诸多上下游供应商纷纷被欠工程款项,不啻于一场灾难。

       到底谁该为此负责呢?是企业家,还是负责招商引资的有关部门,又或者是身陷其中的员工们?恐怕只有身陷其中的人,才知道其中之况味。

       以史为鉴。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令人印象深刻,美国经济因此严重受挫,很多家庭陷入困境。但在事情之初,一些美国政客认为房屋所有权是实现美国梦的第一步,历届政府一直向银行施加压力,让银行为以前无力购买房屋的人提供更多贷款。

       在金融创新和政治压力的联合推动下,当时的美国诞生了一种新型抵押贷款:首付很低,甚至为零。监管不力导致不法贷款人利用借款人获利——贷款人提供贷款,但不要求借款人提交相关材料,如收入证明或资产证明等。

       买家数量的增加推高了房屋价格,导致市场过热。随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次贷危机”爆发,直接导致了有158年历史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触发了导致全球大衰退的金融危机。

       如今,距离美国次贷危机差不多十年之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大热,巨量的资金涌入这个领域,但是谁才是那个能够真正创立一个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实干家,没有人能够真正慧眼识珠。一大批逐利者顺势涌入,市场的辨识力在一片混沌中失去了方向,一场危机由此爆发。

       幸运的是,这场新能源危机的规模,远没有美国次贷危机那么大。但如何收拾这个残局,考验着行业的监管者,以及每一个深陷其中的人。

       对普通人来说,在正确的时机,选对正确的行业,选对正确的老板,意识到错误时及时止损,恐怕是这场危机能够教给他们的唯一道理。

       往期阅读:

       刚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只出现一次?中国新能源汽车来到十字路口

       解封!新能源准入门槛降低?大批造车新势力或转型开发设计公司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注定不平凡

       前途拖欠薪水?绿驰卖身?威马扣奖金?中国新能源迎来至暗时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如皋赛麟汽车现在被谁接手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如皋赛麟汽车现在被谁接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如皋赛麟汽车现在被谁接手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