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股东是谁,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股东
1.失宠于华为后 张兴海的赛力斯将如何自处?
2.赛力斯与东风小康关系
赛力斯收购泸州公司了。赛力斯在购买“不合格”资产上,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教科书般的“榜样”。例如,2018年从控股股东手里收购了泸州公司,以及2020年又从控股股东手里购入了东风小康。因此,赛力斯收购泸州公司了。
失宠于华为后 张兴海的赛力斯将如何自处?
公司还了部分钱、公司股价上涨等。公司还了部分钱:质押是为了贷款,需要支付利息,当公司还了部分钱后,质押的股份就可以解除了。
公司股价上涨:抵押物越来越值钱,质押的股份减少,可以解除质押。
质押解套是指将已经质押的股票或另外的资产解除质押状态,重新获得对这些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需要注意的是,质押解套的具体因个人、企业或具体情况而异。
赛力斯与东风小康关系
当任正非宣布华为5年内不造车时,看似是给了赛力斯的实际控制人张兴海一个暂时的定心丸,其实更像是一个提醒。
从目前来看,科技企业造车的事业尚未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巨头宣布正式进军整车制造行业,华为不想当出头鸟的思路完全可以理解。
但不能排除的是,5年时间或许是华为为造车继续做准备,华为的名号已经打响,无论是华为问界还是华为问路,不过是品牌后面换个后缀,换个代工企业而已。
到目前为止,赛力斯全国的渠道大约75%以上依靠华为,对外宣传的口径也以华为为主,在不知情的民众看来,这就是一个华为的汽车品牌。
只是,华为智选模式即将加入了北汽、奇瑞和江淮,赛力斯不再是唯一的对象,华为的姿态应该也有所变化。
届时,赛力斯将如何自处,是回归东风小康渠道体系,还是重新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
问界汽车到底是谁的
在上一轮燃油车竞争当中边缘化的品牌,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结果,除了破产倒闭的,就只能选择沦为代工厂。
曾经风光过的力帆汽车、江淮汽车、海马汽车,如今也沦为新势力的代工厂。
在向新能源转型的问题上,没有哪家传统企业可以自己单独实现转型,但是在选择与科技企业合作的问题上,传统企业也显得颇为谨慎。
目前,华为对外有三种合作模式,一是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为车企供应智能化零部件;二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即HI模式;三是智选模式,也就是前两个模式基础上,在产品设计、营销、销售渠道等方面全面参与。
HI模式主要是北汽极狐、广汽埃安和长安阿维塔,根据第三方销量统计数据显示,北汽极狐2022年销量只有9828辆,今年第一季度销量只有833辆;长安阿维塔上市3个月,累计销量5654辆。
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宣布,由于各方资源的调配等原因,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H8 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这意味着,广汽集团退出了华为的HI模式。
在2021年的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就曾表示:“上汽不能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否则它就成了灵魂,上汽就成了躯体,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然,上汽一直是与阿里系合作,因此他们拒绝华为十分正常。
华为年报数据显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2022年的收入为20.77亿元,在华为总营收中仅占比0.32%。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华为不造车,但是从眼下来看,华为单干的成本相对较高,合作模式目前的表现又不太亮眼。关键是,问界汽车本质上还是属于赛力斯发布的品牌。
相对华为整体而言,与汽车行业合作的收入并不突出,但是一旦绑定在一起,发生任何状况时,损害的就是华为的品牌形象。
这次华为重申的不造车,特别强调的不能露出“HUAWEI”标识,指的正是目前唯一使用过“HUAWEI”商标的问界汽车,也就是张兴海的赛力斯汽车。
赛力斯持续亏损
华为叫停HUAWEI问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问界汽车不赚钱。
1月30日赛力斯发布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35亿元到350亿元,同比上升100.38%和109.36%,公司预计2022年净亏损35亿元-39.5亿元。
根据赛力斯(更名前为小康股份)2016年-2022年财报,从2018年归母扣非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至今,赛力斯连续五年来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累计最高达104.48亿元(2022年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以43亿元计算)。
其净利润也从2020年出现亏损,至今持续了三年,累计净亏损最高大约75.03亿元。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是否意味着华为将拿走利润大头,赛力斯董秘回应称:问界系列车型产品销售全部计入赛力斯营业收入。
假如符合客观事实,那么赛力斯产生大幅亏损,华为应该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作为华为智选模式的第一个玩家,赛力斯受到了华为特别的照顾。经过数次改名,以及华为智选精致的外包装下,最终以“AITO汽车(问界汽车)”的形象,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
在华为尚未全部接入赛力斯之前,赛力斯首款车型SF5,2019年11月发布,到2021年4月,赛力斯与华为合作之后,将赛力斯后电机换成华为出品,便推出了赛力斯华为智选SF5,2021年12月,由华为主导的AITO品牌发布,同时问界M5发布,2022年1月,就曝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变相停产。
赛力斯的门店全部换成AITO,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不再接受预定,虽然彼时,华为与赛力斯双方都没有直接回应这个问题,但是此后,赛力斯SF5再也没有出现过,相关网站上依然停留在2021款之上。
如果是传统车企,一款产品从研发到量产,周期一般都会在几年时间,但自从科技企业跨界而来之后,越来越多车企学到了任正非的“科技以换壳为本”的精髓。
很明显,赛力斯要专心跟随华为。
此后,华为开始全面主导赛力斯的对外宣传工作,翻看AITO汽车4月1日以前的官微内容,华为或HUAWEI的字样比比皆是。
今年3月8日,名为华为终端的微博账号,直接发布了有“HUAWEI问界汽车”的宣传内容,并主动@问界汽车官微与之互动。
此举让业界一度认为,这是华为公开宣布了问界汽车的合法身份。
也让不少消费者进一步产生错觉,问界汽车就是华为旗下的产品。
当然,“答案”已经由任正非亲自回答了。
科技以换壳为本
AITO汽车还是问界汽车,前面不会加HUAWEI的字样,至于消费者如何理解,那是消费者的问题。
对于一直全力靠拢华为的小康而言,这几乎是登顶迈向成功的临门一脚,毕竟此前凭借华为的支持,小康股份(后更名赛力斯)成功的从微面、微卡都不算主流的商用车企业,转型成为如今新能源二线阵营当中,消费者还能略知一二的品牌。
问界汽车能够有今天的表现,全部拜华为所赐。
任正非叫停问界使用华为标识之后,张兴海向赛力斯全体员工发布的一封内部信中表示,将坚持以软件定义汽车,还将继续加强与华为合作。
此番言论透露了多重含义,赛力斯没有软件实力(其实硬件也不强),面对华为的强势,赛力斯只能笑脸相迎,华为对赛力斯拥有明显的主动权。
事实上,这也是传统车企一直抵制科技企业深度合作的原因之一。
树立品牌最忌讳的局面之一就是“名不正”或者说来路不正,前车之鉴的宝沃汽车,即便拥有百年品牌历史加持,拥有非常高的行业起步位置,最终也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最终落得破产的下场。
小康股份从2016年开始发力赛力斯项目,发展思路也是缺乏长远规划,换个马甲再卖的思路,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多少有些赌的成分。
赌的就是消费者不知情,赌的就是消费者误以为,这是华为的产品。
有分析人士评价指出,赛力斯的商业逻辑就是狐假虎威,让远观的消费者产生一系列的误解。
从摩托车减震器弹簧发迹,到当年与东风汽车合资,再到如今深度合作华为,张兴海深谙“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
3月30日,赛力斯集团旗下重庆赛力斯蓝电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同时,蓝电品牌首款车型蓝电E5正式上市。
业界有评论指出,蓝电E5似曾相识,很像风光580的换壳版本,两车在结构和内饰布局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包括此前赛力斯SF5也被提出过相似的质疑。
技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小康股份此前除了<a class="baikekeyl" href="ht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依点资讯,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赛力斯集团和东风小康是合作关系。
赛力斯集团是一个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而东风小康则是赛力斯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从股权结构上看,赛力斯集团与东风小康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赛力斯汽车(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由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各持股50%组建,主要从事SUV、MPV、各种微车等车型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东风小康是赛力斯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全资子公司,而赛力斯集团则是东风小康的主要股东之一。
这种合资模式使得双方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赛力斯集团的子公司关系及架构图分析赛力斯集团作为一个全球化的汽车制造巨头,拥有庞大的子公司网络和复杂的架构关系。
赛力斯背景简介
赛力斯汽车成立于2016年1月,是赛力斯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专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制造和生产,旗下主要产品包括AITO问界M5、AITO问界M5纯电、AITO问界M7、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等车型,赛力斯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以及愉悦的智能驾驶体验。
“赛力斯”由英文名称SERES音译而来,源为希腊语,有着丝绸之国的含义,象征着东方,也意味着高端。赛力斯要走出一条高端产品的“丝绸之路”,这是中国企业的开放与包容,也是走向世界的格局与气度。赛力斯正在构建,未来要继续构建的,就是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汽车生态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赛力斯汽车(湖北)有限公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