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斯拉为什么一再降价,现在27w值得买吗?

近期有网民在后台管理了解:特斯拉ModelS落地价是多少,座标广州市。

特斯拉ModelS现阶段以进口汽车的资格在中国市场销售,而按照近期的一次调价,特斯拉ModelS车系在我国市场的起市场价从76.49万降低到75.69万,在其中2019款长续航力版参考价便是75.69万,全款买房买车再加上交通强制险、车船使用税、商业保险及其新车上牌费用,最终这款特斯拉ModelS落地价777,627元。

而假如的购车贷款得话,首付30%、分24期,贷529,830元,再加上贷款服务费2,500元,及其交通强制险、车船使用税这些首付落地式247,797元,月供23,185元,总落地式804,237元;此外依据这个ModelS长续航力版在广州市车主真正交易纪录看来,近一个月总体卖价在81万左右。

此外针对“特斯拉ModelS81万亏不亏”的难题,实际上特斯拉从2018年5月22日逐渐到迄今为止在我国早已是不少于10次调价,而每一次调价也必定会有车主给自己消费者维权的响声,有的车主乃至规定退换,因此亏不亏这个问题也现已渐渐变成常态化;而那句“如今买,你怎么知道下一个月不减价”也就变成车主中间无可奈何的吐槽,坚信伴随着有关制度的干扰及其费用的转变,特斯拉在我国的调价状况也不会从此终断。

百万购车补贴

特斯拉为什么一再降价,现在27w值得买吗?

目前最便宜的特斯拉还是Model S,官方指导价71.06-123.26万。这台车的尺寸是大中型汽车的规格,采用掀背车的设计,挺有GT轿跑的感觉。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970/19/1445mm,轴距2960mm。

与奥迪A6和宝马5系接近,在车身宽度明显比普通汽车款100mm左右,所以称为宽体轿跑。续航里程469-579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2.7-5.4秒(高低配配置差异较大)。

入门级的Model S 75D车型的售价已经飙升到了84.99万人民币。原来的售价是71万元,整整多了快14万人民币,相当于一辆本田思域的价格了!

特斯拉目前在售车型主要为Model S(汽车)和Model X(SUV),而Model 3(汽车)普通版预计将于2019年上半年进入中国市场。Model 3可以称得上是小号的Model S。

作为特斯拉的入门级车型,目前它在北美的售价是3.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3万元),但是进口至国内后售价应该会高达37万,由于近期关税下调,35万左右应该差不多。进入中国后将会成为最便宜的特斯拉。

不管是什么商品降价,通常对咱们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几千块的手机也好,大几十万的汽车也罢。可是如果是一件商品在短时间内连续调价,调价幅度之大令人咋舌,第一批买这车的消费者恐怕要哭晕在厕所。没错,这件事就真实地发生在特斯拉身上,19个月里8次调价,连续的降价甚至把消费者逼到了维权的份上。

说到特斯拉,毫无疑问地坐稳了纯电动车领域的头把交椅,从之前的纯进口到现在的在上海纯独资建厂,特斯拉的每一步都走得胆大心细,吸引了一大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电动车拥趸者。从最初的models到model x,再到现在价格降到了30万的model3,从大洋彼岸到咱们内地市场,火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自主纯电车车企在同价位市场几乎失去了竞争力。

Model3在国产之后的连续降价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从2018年底的58.8万预售价一路降价到现在的29.9万,降价幅度达到了惊人的49.15%,加之电动车的补贴政策,低配裸车售价只有27万,我身边经受不住诱惑的朋友已经接二连三的入手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竟然能降价这么多,真的要感叹一句埃隆马斯克真不愧是电动车的价格屠夫。5月27号,特斯拉宣布Model X和Model S两款进口高端车型也进行降价,优惠力度高达29000元。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特斯拉,让它可以如此肆无忌惮的降价呢?

特斯拉的主观意愿大于市场需要虽然这一波的降价操作的客观因素中,不乏中美之间的税收调整这种不可抗力,但更多的肯定也源于特斯拉的主观意愿。降价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降低购买的门槛,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特斯拉的纯电动车阵营。

在价格的不断下调之余一定有人在想,特斯拉这连续降价又如何保证利润呢?按照特斯拉对外的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在未国产之前的毛利率就达到了20%,也有专业人士指出,这款车还有大概7万的降价空间,我想这对于还没购买但是蠢蠢欲动的消费者够纠结一阵子了,买了怕降价,新手到手没几天就可能面临10%的降价。的确,一个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经历一两次降价很正常,但是如特斯拉这般连续降价的实在前无古人。不过如果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电动汽车的开发成本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电池成本的不断优化,高端车型或短期再降价首先这一波又一波的降价得益于特斯拉在电池成本上不断再优化,特斯拉现在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已经将无钴磷酸铁锂电池包的成本已经下探到80美元/千瓦时以下,电芯的成本也控制在了60美元/千瓦以下,这样的成本优势让特斯拉把国产medel3的成本下降了20%左右。而且在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框架中可以看到,现行的成本控制方案还有不断在优化的空间,价格的下探依旧是未来的趋势。

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在新能源汽车的中高端市场,特斯拉要竞争的主要对象就是造车新势力蔚来和小鹏。尽管特斯拉一再降价,可是跟这些自主品牌比起来在关税和成本控制方面还是力不从心,蔚来和小鹏在相同的价格区间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和装配做工以及更精美的内饰。虽然在充电网络上,特斯拉依然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别忘了小鹏一直在修建快速充电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充电网络这块哪一个做得更好还真不能过早的下结论。

再来看特斯拉和传统燃油车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新能源车,传统的豪华车哪一个不是在用价格换市场。如果继续指定高昂的价格加之不稳定的产品力和可怜的残值率,大部分人势必会继续选择更成熟的燃油车。除此之外电动车最大的劣势就是充电和续航了,现在国内成熟的电动车充电桩也并不十分完备,这些都是?新潮?背后你不得不考虑的实际问题。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扎根十多年的自媒体人,我对电动汽车的未来保持看好和期待,但是现阶段的产品是否消费者入手,还需要充分考虑个人的用车环境和驾驶习惯,切不可因为降价而冲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