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野汽车造假了吗_日野车型
广汽集团于昨日晚间发布2023年3月产销快报,一份销量快报本没有什么值得解读,看一看也就罢了;可是其中公布的一组数据里,与汽车厂商公布的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
请看图表:
第一栏是广汽本田的数据,产量为76110辆, 销量为70110辆,同期比缩减8.75%。
这是广汽集团产销快报中的显示的结果,可是本田中国公司发布的数据与其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本田中国发布的2023年3月销量为82041辆,这是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加在一起的总销量,如果广汽本田单一车企达到76110辆,那东风本田就快没有了。
本田中国发布的销量快报里显示广汽本田3月销量仅为41813辆,东风本田仅为40228辆。
该相信哪个数据呢?
看来还是本田中国发布的数据更有说服力,但不论哪个数据更有说服力,这也需要广汽集团或者本田中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广汽丰田的销量为81300辆,同比缩减16.19%;首季度累计销量同比缩减10.93%,下滑幅度较大。一汽丰田虽然还没有公布销量,但预计也只是能与广汽丰田相当,至此日系三大汽车品牌可基本确认全部都在下降,日产销量最低,三月只有54443辆的数据,同比缩减达到25.3%。
这个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因为日系汽车唯一的竞争力就是耗油量偏低,实现省油的基础无非是中小排量发动机的应用,以及偏弱的动力对于驾驶习惯的养成;而油耗再低的燃油车或混动车与插混类汽车和电动汽车相比仍旧高出很多,所以以降低用车开支为初衷而选择的消费者势必会放弃日系汽车。
广汽集团旗下的日系合资品牌还有三菱和日野,三菱汽车3月销量为2471辆,但产量只有803辆,看来库存压力还是不小;销量同比大增23.43%,然而基数放在这里,这点增长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而且第一季度累计销量只有3969辆,同比缩减幅度达到57.95%,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里还能走多远,现在已经很难判断了。
日野汽车没有单独数据,应当也没有销量,因为日野在2022年里被起底柴油机油耗和排放数据使用作弊软件,作假的时间超过20年!于是被取消了生产资质。广汽日野的车辆也存在相同的问题,所以广汽日野也基本结束了。好在日野卡车的市场占有率很低,影响并不会很大,选择商用车型还是不建议考虑合资品牌。
能实现增长的汽车品牌只有广汽旗下的自主品牌,广汽乘用车(传祺)以35179辆实现同比16.91%的增长,但首季度整体销量还是出现了7.57%的下滑;但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的表现很抢眼,三月销量为40025辆,同比增长97%,首季度销量为78318辆,同比增长74.53%。
看来广汽集团还是靠自己才行,而且只有电驱动技术才能改写未来。
传祺汽车也已经加速技术转型,该品牌的两台主力车是中端SUV GS8和中高端MPV M8;M8已经有插电混动版本并且即将上市,传祺品牌的中高端插混MPV E9也已经正式亮相。一旦传祺品牌全面进入电混赛道里,也许广汽集团的销量就能像坐在火箭上一样的上升。
看好传祺和埃安。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本汽车行业的大规模造假事件有:2017年斯巴鲁深陷“糊弄门”、日产汽车造假事件、丰田安全气囊事件、日本均胜“数据篡改”事件、三菱电机伪造文件事件、曙光制动器造假事件。
1、2017年斯巴鲁深陷“糊弄门”
2017年10月27日,斯巴鲁承认,公司下属两家工厂使用无资质检验员“糊弄”新车出厂前的整车检查,此行为已成“常态化”,持续约30年,丰田等多家日系车企均使用了该产品。斯巴鲁公司社长吉永泰之承认,公司存在上述违规行为,召回25.5万辆汽车,并鞠躬道歉。
2、日产汽车造假事件
2018年7月9日,日产汽车召开记者会承认,公司在日本国内5家工厂生产的19款车型存在尾气排放和油耗测量造假问题。对于造假原因,负责生产和开发的日产汽车执行董事山内康裕表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厂没有配备拥有检测知识和技能的监督员,因为交货时间紧,质检员就通过造假来提高检测效率。”
3、丰田安全气囊事件
2020年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因在撞击事故时安全气囊可能无法打开的缺陷,丰田、本田在美国与加拿大共计召回车辆612万辆。同年,高田“夺命气囊”的阴霾还在,又一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日本电装因为“熄火门”事件,让丰田、雷克萨斯、马自达、三菱、本田、斯巴鲁等众多日系车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大规模召回潮。
4、日本均胜“数据篡改”事件
2020年10月,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对部分在强度测试中没有达标的安全带进行了“数据篡改”,可能导致大量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而这些“不达标”的产品,此前也随之进入到日本车企内部,国土交通省预测,仅日本国内可能就有900万条安全带不达标,涉及大约200万辆汽车。
而包括丰田、本田和日产在内的10家日本车企,均有使用该公司提供的产品,日本国土交通省已要求各家车企为大规模召回做好准备。
5、三菱电机伪造文件事件
2020年 12月15日,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三菱电机承认曾向欧洲车企出口大量不达标产品长达3年之久,甚至在出口时伪造大量虚假文件,瞒天过海,掩人耳目。
从2017年6月开始,欧洲实施无线电设备的新规,而三菱电机的一批零件不符合新规标准,三菱电机为了继续向欧洲销售这些不合规的零件,提供了伪造的“符合规定”文件。在接受欧洲当地检查时,还通过临时改造零件蒙混过关。事后,三菱电机表示,“对客户及相关人员造成莫大困扰,对此深表歉意,将努力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6、曙光制动器造假事件
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于2021年1月16日曝出质检数据造假,其公司生产的刹车及零部件产品中,有114000多项质检数据是篡改或者编造出来的。
据了解,曙光制动工业近年来定期报告的产品总数为19.2213万件,其中存在不当行为的报告数据为11.4271万件,涉嫌造假数据占比近六成,在其供应的零部件中,有4931例未能通过曙光制动工业与其汽车制造商客户商定的质量标准,而这类“缺陷”零部件均正常交付给合作车企。曙光制动器还公布,造假行为从2001年便开始了,时间跨度长达20年左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