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经营情况,长安汽车经营状况
1.长安汽车定增60亿资金助力转型 专家称经营状况有望提升
昨天,长安汽车(000625.SZ)披露2019年12月份产、销快报,公司2019年12月份销量为19.37万辆,上年同期为14.79万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76万辆,同比下降15.17%。
冷冰冰的数字背后,蕴藏着长安汽车的生机: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长安汽车实现了35%的同比增幅!
今天,功夫汽车就来深度分析,长安汽车2019年的爬坡过坎历程
剥离长安PSA、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在去年接近尾声之际,长安汽车接连进行的两项“瘦身”动作,来得有点“意外”,但却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这两则事件的背后也意味着,长安汽车自去年年初开始着手那场“第三次创业”,如今正步入高潮。
在这场以“效率”为公司全新核心竞争力的创业计划中,长安汽车内部可谓经历了从纠结、痛苦再到自愈,最后到豁然开朗的这一过程。
收缩品牌战线、淘汰没有竞争力的车型、关停部分产能、出售非核心业务……一连串的动作之下,实则是长安汽车对于三年前丢失“首个踏入‘百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这一荣誉的极力捍卫。
所庆幸的是,长安汽车于去年9月推出的CS75?PLUS“一炮走红”,让其重新找回了信心,也找回了应有的市场节奏。
不过,2020年并不是长安汽车能够“喘息”的一年。据悉,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将在今年推出。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了什么才有未来。”
在重新找回那条通往“百万俱乐部”的路上,长安汽车今天要面临到的挑战,无疑将比三年前更复杂、更具难度。
一、CS75?plus是一场怎样的胜利?
长安汽车公告,2019年1-12月,长安汽车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5.17%。但12月的销量,却让人眼前一亮:今年12月销售19.37万辆,比去年14.79万辆,实现35%的大幅度同比增长。
无疑,CS75系列SUV立了大功。其今年前11月获得的同比24%增长,已然让长安汽车在“寒冬”中看到了复苏的希望。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去年9月才上市的CS75?PLUS,上市3个多月已售出近5万台,成绩喜人的同时,也让长安汽车重新找回了市场的节奏。
虽然近这两三年里,长安汽车已经推出了不少在当时看来竞争力都非常不错的车型,如老款的CS95与睿骋CC等,但在市场上却一直只能激起一点水花。
同时加上逸动、悦翔系列的轿车市场表现每况愈下,也导致着这两年来长安汽车遭受着极大的市场非议和质疑。
而CS75?PLUS的成功,无疑正是长安汽车将这两年来所承受的“负能量”,化为企业“上跃动能”的最佳例证。
正如CS75?PLUS之后的CS55?PLUS,再到去年12月推出的逸动PLUS,长安汽车这一“PLUS战略”的支撑,无疑是来自其对市场需求的深刻调研之后,再配合其技术变革所取得的成果。
毫无疑问,CS75?PLUS的胜利是一场用户的胜利,也体现着长安汽车“技术过剩”方面的优势。而这一切,都源自长安汽车这两年来的“断舍离”。
二、长安汽车的“断舍离”
去年4月8日,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占地1000余亩的“新晋网红地标”,不仅是长安汽车全球协同研发的总枢纽,实则更是长安汽车这两年来“厚积薄发”的最好体现。
在2018年长安汽车提出的那次“第三创新创业计划”中,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就曾明确表示,“智能化”和“新能源”将成为长安汽车产品的新标签。
于是,我们在2019年长安汽车接连推出的新车型中,除了看到热效率达到了40%的蓝鲸系列和E系列动力技术,还看到了在中国品牌中实现首发IACC集成化自适应巡航系统,同时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亦已经拥有相关的五六百项专利。
一方面是“技术过剩”,一方面则是“业务瘦身”。
继2018年长安汽车重新调整集团旗下品牌架构,以及1元收购长安铃木50%股权之后,在2019年年底,长安汽车也将长安PSA的股权进行了出售;随后,长安新能源也成功引入了4家战略投资者,以提速“混改”进程。
业务接连“瘦身”的背后,自然是长安汽车更加聚焦主业务的体现。如今“降本增效”已被奉为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则,身处转型之中的长安汽车自然深谙此点。
“第三次创业计划确定后,经营班子提出把效率打造成为长安的核心竞争力,我非常赞成。长安自主跟人家比你比什么?可能首先只有效率,你的效率你的成本。”张宝林表示?。
据悉,改善经营质量是长安汽车2019年的工作重点。通过优化库存结构、降本增效、专注细分市场产品表现以及市占率等一系列动作,到2019年11月底,长安汽车库存下降了14万辆,自主品牌的均价已然实现大幅的上升。
三、2020,继续“向上”
在张宝林看来,2019年长安是艰苦奋斗实现转折的一年,而到2020年,尽管仍然存在挑战,但长安汽车的目标要跑赢大市。
去年12月推出的逸动PLUS,无疑是长安汽车“点燃”新战役的“重磅炸弹”。
据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透露,这将是长安乘用车里面新的增长板块,为此,长安已经准备了2-3年的时间。
功夫汽车看到,数据显示,目前其CS35、CS55以及CS75三款SUV加起来的销量,已然占到长安汽车乘用车整体销量的67%。这样的产品结构看起来实则有着一定的风险,也不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如何平衡SUV与轿车的销售比例,将成为长安汽车下一发展阶段将要攻关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在市场竞争容错率愈发低下的今天,长安汽车如何成功推出一个新的高端品牌,也将是其今年的一大考题之一。
功夫拍案
根据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的规划,到2020年,其自主品牌的销量要达到246万辆,实现中国品牌规模国内第一,全球前十二的水平。
换言之,今年对长安汽车来说,压力与动力亦势必会成倍地对应扩大。而长安汽车能否把握住从CS75?PLUS开始的这波增长,在品牌和销量上实现新的突破,让人关注。
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十年”已然开启,希望长安汽车也能在这一轮洗牌中再度找回那道打开“百万俱乐部“的钥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定增60亿资金助力转型 专家称经营状况有望提升
10月30日,长安汽车披露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这个季度的报表完全抚平了往日的忧桑。
1-9月,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558.4亿元,同比增长2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86亿元,同比增长230.98%。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86.8%,至70.2亿元。
单看Q3,长安实现营收230.6亿元,同比增长51.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亿元,同比增长309.7%。如果按扣非净利5.2亿元计算,则同比增长降为183.52%。
而净利润大幅增加,长安汽车财报给出的解释为: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改善,合资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同时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约56亿元。
而截至报告期末,长安汽车的资产负债率为57.4%,虽然比年初增加了2.41个百分点,但相对很多车企已经超过70%的负债率来说,要好了很多。我们再来看长安三季度的利润情况,还会发现,扣非利润达到5.19亿元,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信号。那么,长安汽车销量上升带来的增幅含金量有多少呢?
非经常性损益
实际上,所谓的非经常性损益,指的是长安汽车来自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两部分。这两笔收益完成后,预计今后的财报上这方面会恢复正常。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主要是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出售长安PSA汽车有限公司50%股权,两个项目共进账35.48亿元。而金融投资收益部分,长安汽车将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抛售后,增加净利润约19.71亿元。
这项收益是指,长安汽车与财报同时公布的《关于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进展公告》中显示,2020?年7月1日至10月30日,长安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出售宁德时代2299.96万股,占其当前总股本的0.99%,累计成交金额42.59亿元。预计扣除成本和相关税费后,增加税后净利润约19.71亿元。
长安汽车这次清空了宁德时代股票。但是,长安汽车表示,本次减持不会影响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换句话说,长安就是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做了一次低吸高抛,回笼了资金。除此之外,长安目前还持有西南证券1775万股,市值大概在1.7亿元左右,也是翻了两倍左右。
实际上,长安汽车投资宁德时代始于2017年,初期成本为10亿元。2017年10月,长安汽车出资5.19亿元,收购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镇江德茂海润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9亿元的实缴份额。出资完成后,长安汽车对后者的持股比例为32.67%,而后者于2017年6月参股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为1.18%。
从这个角度而言,长安三季度主要的利润并非是由卖车这项主营业务贡献的。不过,我们也看到,第三季度,由主营业务创造的扣非利润达到了5.19亿元,表明长安汽车在近两年的内部转型方面完成了攻守转换。
产销增长
我们参照长安11月5日公布的10月份产销快报来看。今年前10个月,长安汽车累计销售汽车158.35万辆,同比增幅为14.1%,已完成194万辆销售目标的82.91%。单月销量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
根据长安集团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37万辆来算,保持下去,今年的销售目标完成没有问题。
从今年三个季度的情况来看,长安汽车今年第一季度销量还处于下滑状态。4月份开始扭转颓势,当月销售15.96万辆,同比增长32.03%。半年下来,累计销量达83.01万辆,同比增长13.33%。不过上半年,亏损还是很大,长安汽车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6.16亿元。
由于前期受自身转型的停滞期和长安福特“利润奶牛”威风不再的影响,长安汽车的盈利能力造到质疑。但是,经过几年的内功修炼,今年从第三季度来看,长安完全是扭转了局面。而且,今年的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特别是跟其他的车企做个比较,就能看出,长安、吉利、长城的三甲地位越发巩固,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市场的恢复速度都是最快的。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95.7万辆和1711.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7%和6.9%,降幅较1~8月分别继续收窄2.9和2.8个百分点。截至9月,汽车产销已连续6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五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长安在这波回暖潮中,表现非常不错。
北京车展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重申了公司对“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坚持,长安汽车加速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决心不变,向世界一流汽车企业迈进。
8月份,朱华荣在重庆企业家座谈会上还表示,到2025年,长安汽车要实现收入超3000亿元,销量超300万辆。其中重庆地区占60%以上。此外,长安汽车(000625)在最新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到2025年将打造5000人规模智能化开发团队,软件开发人员占比提升至60%。
长安在转型过程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此外,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完成,也表明长安不再对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事情倾注过多精力,加上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也进行得很顺利,可以说“断舍离”的结果相当不错。
需要注意的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华创证券给出的细分数据分析,长安汽车剔除销售费用后的毛利率升至自2017年一季度以来次高水平,为10.5%(同比+0.8PP、环比+3.9PP),仅次于2019年四季度的12.8%,这意味着自主板块盈利的核心能力得到夯实。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第三季度的边际毛利率未超过2019年下半年的水平,华创证券测算为13.0%,因为折旧摊销的摊薄贡献了2019年三季度以来的毛利率增长,但“高定价、控成本”的贡献未有所体现,华创证券估计与降本节奏偏慢、非乘用车业务拖累有关。
此外,从财报中也能看出,长安汽车的管理费用同环比上升,达到了12亿元、同比增加3亿元、环比增加4亿元,这主要因为机构变动、预提工资费用,以及非经常性发生费用。
不过,面临马上到来的第四季度,汽车热销的预期很强烈,随着长安汽车UNI系列第二款车型UNI-K即将上市,也有利于提升长安乘用车的高端化即品牌向上。所以,相信今年的长安年报数据会比2019年好很多。中金汽车研究后就认为,长安汽车采购降本举措持续推进,对盈利提升的贡献有望继续体现在第四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415家机构的预测,今年长安汽车的年报净利润预测在7.13~142.86亿元之间,均值为44亿元,总体非常看好。而且未来三年,机构也给出了很不错的业绩预测。这说明,长安汽车经过转型的调整后,未来的潜力可期。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完成60亿元定向增发。
10月21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表示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6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约60亿元。该笔资金将用于合肥二期项目、NE1?发动机项目、碰撞试验室项目、CD569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长安汽车称,募投项目实施后,可助力公司转型,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优化资本结构。
专家认为,预计未来长安汽车可进一步实现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整体经营状况有望进一步提升。
有望提升整体经营状况
长安汽车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将于2020年10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强调,本次发行不会导致长安汽车的控制权发生变化。
此次发行价格为每股10.7元,募集资金总额约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资净额为59.86亿元。
由于是定向增发,长安汽车本次发行对象主要为12家公司,包括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JPMorgan?Chase?Bank、National?Association、?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根据安排,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合肥二期项目、NE1发动机项目、碰撞试验室项目、CD569?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长安汽车表示,募投项目实施后将加强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投入,助力公司转型;同时,亦将提升爆款车型产能,加强自主动力平台、碰撞试验等核心系统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此外,也有助于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满足转型发展的资金需求,优化资本结构。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这次定增募投项目,有助于提升长安的产品竞争力,进而提升盈利能力。同时从财务上能够改善资本结构,叠加今年以来长安剥离部分非核心资产,预计未来长安将进一步实现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整体经营状况有望进一步提升。
整体经营状况有待提升
目前,长安汽车在营收、成本控制等经营状况,相比部分头部车企,还有待提升。
财经网汽车整理了部分车企2020年中期营收,并统计了毛利率。发现长安汽车从营收到上半年毛利率,在众多车企中表现较为平平。
长安汽车2020年中期营收为327.3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73%,其上半年毛利率为9.61%。
白毅阳表示,长安的毛利率整体来看,属于行业平均水平;从市场估值来看,长安汽车动态市盈率也接近平均水平。
10月23日,长安汽车开盘价为每股15.61元,总市值约为850亿元。而如东风集团股份市值约为491亿元,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市值超千亿元。
但是,和比亚迪、长城以及吉利等相比,长安汽车在成本控制层面略逊一筹。比亚迪、长城以及吉利等毛利率均在14%以上,尤其是比亚迪,毛利率达到了22.63%,是长安汽车的2倍。
白毅阳指出,相对而言,长城和吉利等成本控制能力比较强,因此毛利率相对较高。
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认为,相比头部车企,长安汽车整车毛利率偏低,这表明其产品走量但存在单车利润偏低的问题。长安汽车上半年整车毛利率为9.29%。
而且,由于合资公司盈利情况比较弱,白毅阳认为,长安汽车整体盈利能力受到拖累,这也导致资本市场对其关注度下降。
据长安汽车中期年报显示,长安福特上半年净利润亏损达11.4亿元。
不过,白毅阳认为,随着长安汽车出售长安雪铁龙,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相信(长安汽车)整体盈利能力将边际提升”。
UNI系列或可提升毛利率
UNI系列的推出,或有望成为长安汽车毛利率突破10%的助力。
长安汽车在今年3月正式发布UNI系列(中文名为“引力”系列)。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UNI系列是长安汽车自身品牌向上的表现,可定位为中端产品。他指出,在UNI系列推出前,长安汽车产品主要集中于12万以下细分市场。
今年6月,UNI系列首款车型UNI-T正式上市,售价为11.39-13.39万。第二款概念车Vision-V的量产版于9月底亮相北京车展。
在销量方面,UNI-T已连续三月销量破万,有望成为长安汽车新增长点。
张翔表示,UNI-T在造型、智能配置以及性价比等层面,相比长安汽车其他产品有较大的提升,促使其销量走高。张翔较为看好UNI系列的市场表现。
白毅阳则认为,因为汽车企业的经营杠杆比较高,毛利率的实际提升还取决于UNI的放量。他认为,“随着UNI-T继续放量,以及未来UNI其他车型推出,长安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但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长安UNI系列应警惕高开低走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