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上市招股书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小鹏汽车上市招股书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小鹏汽车正式提交IPO文件 拟于纽交所上市

2.小鹏汽车上市 迈入百亿俱乐部

3.小鹏纽交所上市开盘每股15美元

4.继蔚来、理想后小鹏汽车赴美上市 造车新势力“三国”格局初现

5.小鹏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 发行定价为每股15美元

6.小鹏赴美上市:未盈利的业绩,没缺席的阿里

小鹏汽车正式提交IPO文件 拟于纽交所上市

       多方消息,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小鹏汽车正式向SEC提交IPO文件,拟于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承销商包括美银证券、瑞信、摩根大通等。

       据了解,小鹏汽车此次IPO发行价区间和发行股份数未定,融资额暂时不确定,招股书所列1亿美元仅是例行披露的占位符,不代表本次IPO实际融资额。

       此前有报道称,小鹏汽车在美国IPO之前已经筹集了4亿美元资金,除了现有投资者阿里巴巴和主权财富基金——卡塔尔投资局外,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发展公司也加入到小鹏汽车的投资中。同时该报道称,小鹏汽车计划最早于8月中旬赴美上市,IPO规模至少为7亿美元。截止记者发稿,小鹏汽车方面对此信息并未回应。

       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创立至今已经历了10轮融资,投资者包括IDG?资本、晨兴资本、中金资本等,融资金额或已超过163亿元人民币,其中在A+轮与B轮融资中,阿里巴巴集团均有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小鹏汽车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何小鹏持股比例为31.6%;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及总裁夏珩持股比例为4.9%;顾宏地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持股比例为2.8%;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及高级副总裁何涛持股比例为1.6%;小鹏汽车所有高管和董事总持股比例为40.9%。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小鹏汽车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盈利,最近才开始产生营收。据了解,自成立以来,小鹏汽车一直面临着运营亏损,运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在2018年、2019年和截至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13.988亿元人民币、36.917亿元人民币(约合5.225亿美元)和7.958亿元人民币(约合1.126亿美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汽车上市 迈入百亿俱乐部

       造车新势力有两极,一边是苦海一片,另一边是连续高光。距离理想汽车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仅一周左右,小鹏汽车也正式公开了“赴美上市”的消息。

       8月8日,小鹏汽车正式向国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招股文件,拟按代码“XPEV”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承销商包括瑞信、摩根大通和美银证券等。此次IPO发行价区间和发行股数未定,融资金额也暂不确定。

       待IPO文件通过,小鹏汽车将与蔚来、理想相遇美国资本市场,正式成为登陆美股市场的第三股中国造车新势力。这也就意味着,小鹏汽车在资本市场也将迎来更多机遇。不过,不可忽视的也有资本市场逐渐冷却,盈利却遥遥无期的现实。

       知名投资机构相继入局

       有业内人士曾对车市红点表示,造车新势力在能够自负盈亏之前,资本的支持至关重要,一旦资金链断裂,面临的基本只有倒闭一条路。而目前纵观国内新势力领域,尚未有一家走向利润正增长,这也就是说,资金仍然是造车新势力们的最大“命门”。

       因此,一些头部新势力纷纷打上了赴美上市的算盘,而另外一些则将资本攻势转向科创板。究其本质,都是希望争取获得更多资本市场支持的可能。然而不幸的是,当PPT中的故事狂热逐渐消退,资本市场的投资也随之更为理性,叠加今年疫情黑天鹅的影响,投资变得更为谨慎。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小鹏汽车,其无疑是幸运的。为加速IPO,在今年7月,小鹏汽车就宣布完成了由Aspex、Coatue、高瓴资本以及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近5亿美元。不到半个月,小鹏汽车再次宣布获得3亿美元的C++轮融资,是由阿里巴巴领投,卡塔尔主权基金等机构参投。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累计融资额已经接近200亿人民币。多家投资机构的不断输血入局,也被业内视为是资本市场看好其发展前景的利好信号。在股东结构方面,除参与近期两轮融资的高瓴资本、红杉中国、卡塔尔主权基金之外,GGV纪源资本、晨星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也是小鹏汽车的主要股东。

       自动驾驶研发体系成型

       事实上,如今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都是从互联网走出来的,其根深蒂固的互联网思维也让造车新势力更侧重于软件技术的开发,小鹏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在具体研发投入上,从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已经接近40亿元,其中2019年的研发费用甚至占比公司总营收近九成。

       不难看出,对于自主技术的研发,小鹏汽车可谓是倾尽心血。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在小鹏汽车中美两地43%的研发人员中,有66%、17%和17%的员工分别致力于汽车设计和工程、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操作系统。其中,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小鹏汽车已经自研出了自动驾驶软件Xpilot,在智能操作系统上,也已拥有Xmart?OS车载智能系统。

       根据招股书显示,自动驾驶技术是小鹏汽车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截至今年第二季度,超过90%购买G3车型的用户选择了具有自主驾驶能力的车型;约50%的客户则订购了能够支持即将推出的自动驾驶系统xpilot3.0的升级版本,新版本将于2021年正式上线。

       这也就是说,在智能软件技术方面,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和OTA智能升级系统已经基本成型,市场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今年推出的第二款量产车型小鹏P7就搭载了Xpilot3.0系统,是全球首款搭载英伟达Xavier自动驾驶控制器的汽车。

       利好条件之下仍存巨大压力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账上现金类自产合计有21.283亿元,叠加其在今年7月以来的两轮融资金额,小鹏汽车预计合计持有现金类资产超85亿人民币。账面上现金储备充裕,但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目前也仍处于亏损状态。

       从2018年到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累计净亏损近59亿元人民币,其中2018年净亏损达13.99亿元,2019年净亏损达36.92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达7.96亿元。在毛利方面,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毛利亏损达3611.6万元,毛利率从-38.2%提升至了-3.6%。

       可以看到的是,净亏损和毛利均有所收窄。但却不容忽视的是,从横向对比来看,已经在美股市场登陆的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已经逐步转正,其中理想汽车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已经达到8.02%,而蔚来也确认今年二季度毛利率将转向正增长。

       但,小鹏仍还在负值区间徘徊。除此之外,在市场终端销量方面,理想的增程式电动模式和蔚来即将大力发展的换电模式都在市场上表现出了强大生机,截至7月底,小鹏旗下G3和P7累计实现交付20707辆,而蔚来旗下ES8和ES6的累计交付却已达到49615辆,理想仅凭旗下唯一一款车型理想ONE,自去年12月开始交付以来,其累计交付也超过了1万辆。

       不难发现,在市场博弈之下,即使完成敲钟,小鹏汽车面临的压力仍非常巨大!

       红点观察:

       小鹏赴美敲钟,有机遇,但也有挑战。

       资本市场的看好,融资金额不断输血,再加上自身软件技术的不断升级,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小鹏汽车在市场上迎来爆发增长的可能也就越大。但小鹏汽车也面临着不小的市场压力,其中包括实现自我造血,以及终端销量赶超。

       既有内忧,也有外患。如今,在新能源市场格局中,尽管小鹏位于头部阵营,但随着新能源市场技术愈发成熟,除了特斯拉以及同行竞争对手的挤压之外,新能源市场正在不断迎来搅局者。可以预想的是,伴随着各位实力搅局者的不断探进,现有格局也或将被重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纽交所上市开盘每股15美元

       北京时间8月27日晚间,小鹏汽车是继理想汽车、蔚来汽车之后,第三家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这或许是未来更多造车新势力的方向。股票代码为“XPEV”,此次小鹏汽车的上市发行价为15美元/ADS,总计发行9973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盘前市值105.75亿美元。

       据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准备认购2亿美元,Coatue认购1亿美元,Qatar?Investment认购5000万美元,小米认购5000万美元,上述4家一共认购总金额达到4亿美元。特斯拉现有股东PRIMECAP?Management?Company也准备认购1亿美元。

       小鹏汽车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和小米,同时有国际知名机构投资者包括IDG资本、晨兴资本、GGV纪源资本、春华资本等的支持。

       IPO后,何小鹏持股为27.8%,有58.9%的投票权;夏珩持股为4.3%,拥有10.2%的投票权;顾宏地持股为2.5%;何涛持股1.4%,拥有3.3%的投票权。阿里持股为12.7%,拥有14.9%的投票权;IDG资本有5.5%股权,及1.3%的投票权;晨兴资本持股为3.7%;GGV持股为3.3%。

       除了资金之外,小鹏还有核心技术实力加持,强大的自研自造能力也是它能跻身市场前沿的保证。与当初上市的蔚来汽车相比,小鹏已经实现小鹏G3、小鹏P7两款车型的量产上市。截止2020年7月底,小鹏G3累计交付量达18741辆;而小鹏P7自6月底交付,截止7月底,累计交付量也已达1966辆。

       小鹏汽车在拥有量产产品的基础上,还掌握了核心技术,与国内同行相比,它是中国率先成功自主研发出用于商业化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并实现量产的整车企业。目前小鹏P7已搭载Xpilot?3.0系统的适配硬件,不久后将实现高速领航、全自动泊车、城市拥挤路段辅助驾驶功能;小鹏计划2021年实现Xpilot?3.5,2023年实现Xpilot?4.0,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将面向城市路况。

       理想汽车赴美上市当天市值一度超过蔚来汽车,从小鹏汽车自身来看,无论是财务数据、产品交付以及研发等技术储备,都足以支撑可期的市值。IPO前,小鹏汽车预计共持有现金类资产超85亿元人民币,现金储备优于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IPO前的情况。

       而从上市前的产品布局和销量情况看,目前小鹏汽车已经推出了两款量产车型,截止2020年7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达20707辆,总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领先。而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上市时,刚刚完成第一辆车的上市交付,且交付数量远低于小鹏汽车。

       从海外市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财务数据看,小鹏汽车体现出良好的增长性。收入在过去两年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其毛利率虽然低于理想汽车赴美上市时的表现,但却优于蔚来汽车。2019年小鹏汽车收入为23.2亿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逾238倍,服务及其他收入1.5亿,较2018年增长26倍。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为10.03亿人民币,毛利为-3611.6万,毛利率为-3.6%,较上年同期的-38.23%大幅提升。

       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下,但从资金投入方向来看,小鹏汽车的亏损主要源于前期研发投入占比过高所致,比如2019年其净亏损为36.9亿,但其研发投入就高达20.7亿,2020年研发投入6.3亿,上半年净亏损为7.95亿。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六个月中,研发费用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9.2%和62.9%。对于汽车这样的重研发行业来说,研发投入的高低就决定了未来在技术上的自主权和领先性,因此,小鹏汽车因为高投入导致的短期亏损也是可以被华尔街和投资人所认可的。

       小鹏汽车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自主研发出自动驾驶软件(硬件基于英伟达Xavier,Xavier支持L3级别自动驾驶),并将其商业化的公司。小鹏汽车副总裁吴新宙曾经表态:小鹏是非常坚定坚持要走自研的道路。为中国车主提供更优的、有差异性的智能驾驶体验,这是小鹏的生命力,小鹏会不计成本。

       所以可以看到的,除了两年多近40亿的研发投入,还有小鹏汽车在研发人员上的高配置,截止2020年6月30日,小鹏汽车的员工数量为3676人,其中42.7%为研发人员。在研发人员的构成中,其中的66%、17%和17%的员工分别专注于汽车设计与工程、自动驾驶和智能操作系统。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之下,在核心技术和领域的人才储备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核心实力。

       就市场来看,?截至7月底,小鹏汽车共交付了18741辆G3?SUV。该公司于5月开始交付第二款车型P7,到7月31日发货1966辆。目前,小鹏汽车仅有两款车型在市场销售,此次IPO之后小鹏将加速其产品布局。小鹏汽车将于2021、2022年分别推出两款全新车型,2021年将会率先推出一款全新B级SUV车型、2022年或将推出一款全新MPV车型。让人对于小鹏汽车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上市后也加速了品牌推陈出新的速度。

       目前,蔚来和理想都实现了毛利率转正,上市融资也成为新势力车企“自我造血”的必经之路。而小鹏汽车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为-3.6%,有望快速转正。

       小鹏汽车在纽交所完成上市,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或许是未来造车新势力发展的新方向。擅长挖掘新经济独角兽的IDG资本,选择逆势加码小鹏汽车,这种看似赌博式的魄力背后,是该机构对造车新势力的深刻而系统的调研和认可。何小鹏曾表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我想真正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和投资方的尊重与信任。”相信小鹏汽车会抓住这次契机,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最大赢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继蔚来、理想后小鹏汽车赴美上市 造车新势力“三国”格局初现

       北京时间8月27日晚9点,小鹏汽车正式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发行价格为每股15美元。小鹏汽车官方表示:本次IPO所得融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和扩大销售渠道,还包括营运资金需求的一般公司用途。IPO对小鹏汽车最新估值超过了100亿美元,小鹏汽车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中定价估值最高和融资规模最大的IPO。这是继蔚来、理想之后,中国第三家登陆美股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制造商。

       小鹏汽车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小鹏汽车的营业收入为23.2亿元人民币,全年净亏损36.9亿元。2020年上半年收入10.0亿人民币,较之于去年同期的12.3亿下滑18.5%。毛利率方面,小鹏汽车毛利率为-3.6%。

       2018年、2019年和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512亿元、20.702亿元和6.306亿元,研发费用在2019年和今年上半年占公司总营收比例分别为89.2%和62.9%。

       创立以来,小鹏汽车已推出两款量产车型——小鹏G3和小鹏P7。此外,在上个月举行的小鹏P7交付仪式上,小鹏汽车官方透露下一款新车或将是一款大尺寸的SUV车型。

       小鹏汽车创立五年来,经历了11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或已超过163亿元人民币,其背后投资者既有全球消费电子和互联网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同时也包含了知名私募基金和企业家投资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 发行定价为每股15美元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小鹏汽车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文件,拟于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承销商包括瑞信、摩根大通和美银证券等,小鹏此次IPO发行价区间和发行股份数未定,融资额暂时不确定。

       此前,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已经在美国上市,小鹏汽车此番如成功于纽交所上市,将成为中国第三家于美国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以目前的形势看,蔚来、理想、小鹏造车三家新势力中颇具实力的汽车企业,或将于美股相遇,演绎造车新势力的“三国时代”,那么,它们为何纷纷选择赴美上市,小鹏作为最晚入局的车企又有怎样的实力呢?

       选择赴美上市的小鹏汽车看重的是什么?

       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国内设立科创版的意义在于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这对于诸如小鹏汽车这般企业来说,可谓一场福音。

       科创板肩负着支持优质科创企业发展的重任,是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持力量,从中央到地方、从证监会到交易所,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甚至还频频出现一些支持政策。与此同时,科创板自开设以来就是国内资本市场的焦点话题,媒体包括资本市场都会对上市科创板的企业更加关注,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上市企业的融资、市场开拓意义非凡。

       但与此同时,相对于纳斯达克、纽交所和港交所而言,科创板是一个新设的板块,是中国资本市场重大制度改革的试验田,这也就意味着科创板并不成熟。此前曾有报道说明,监管和市场的可预期性较差,是科创板最重大的不利竞争因素,需要时间来赢得发行人、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的信任。

       此外,选择科创板块上市可能并不比赴美上市轻松,淡水泉投资中心合伙人叶智深向《汽车专业网》编辑表示,相对于国内科创板上市,国外环境要相对宽松,且有蔚来对标,这或许是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选择赴美上市的原因。

       小鹏汽车将获得更好的融资前景

       2018年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在美国挂牌上市,成为造车新势力赴美上市的先例。两年后,理想汽车也成功登陆美股市场,成为赴美上市的第二家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同属于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中的一员,赴美上市并不奇怪。

       众所周知,造车是十分烧钱的行业,小鹏汽车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小鹏汽车营业收入为23.2亿人民币,全年净亏损36.9亿。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收入10.03亿,较之去年同期的12.31亿有所下滑。

       可见即使是身在第一梯队的小鹏汽车,缺钱也是常态。而上市对于小鹏汽车而言,有助于帮助企业打开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

       此外,招股书显示,创始人何小鹏为小鹏汽车最大股东,持股31.6%,包括何小鹏在内的管理层持股40.9%;第二大股东为阿里巴巴集团,持股14.4%。小米、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高瓴、红杉、卡塔尔投资局等均在小鹏汽车股东队列中。而今年7月、8月,小鹏汽车分别完成C+和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9.47亿美元,IPO前,小鹏汽车预计合计持有现金类资产超80亿人民币。众多资本大佬的加持以及可观的现金类资产对于小鹏汽车日后“吸金”可谓意义重大。

       小鹏汽车以何为“剑”?

       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成员之一,相比蔚来、理想要低调得多。蔚来如今已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老大”,交付量大还运行着“换电”模式;理想汽车另辟蹊径钻研增程式技术路线,并赴美上市后市值一度超过蔚来。

       那么作为“后来者”,小鹏汽车究竟会以怎样的实力去面对两位“大哥”呢?

       首先,小鹏汽车的交付量并不算低,目前小鹏在售有小鹏G3、小鹏P7两款车型。截止2020年7月底,小鹏G3累计交付量达18741辆;小鹏P7自2020年4月27日上市6月底开始交付,截止7月底,小鹏P7累计交付量达1966辆,其中7月单月小鹏P7交付量高达1641辆。就造车新势力们的交付量来看,小鹏汽车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其次,在困扰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生产资质层面,小鹏汽车倒是处于多面开花的可喜状态。一方面,2017年3月,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签订合同,合作生产小鹏G3,海马汽车在郑州提供了一家工厂生产小鹏G3,并负责工厂的日常运营;小鹏汽车负责对供应链和制造全过程进行监控。另一方面,2017年12月,小鹏肇庆工厂完成奠基仪式,并于2018年6月27日全面动工,2019年9月底竣工并试产,这也就意味着,小鹏汽车有了自己的生产工厂。据悉目前,小鹏汽车的海马工厂和肇庆工厂的年产能分别达到15万辆和10万辆。

       最重要的是小鹏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是十分强大的。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在2019年的研发投入达20.7亿元(约2.93亿美元),较2018年的10.5亿元大幅增长,小鹏汽车2019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高达89.18%。

       巨大的研发投入让小鹏汽车获得了不错的成果,无论是续航、整车OTA能力还是自动驾驶技术,小鹏汽车都处于造车新势力中领先地位。尤其自动驾驶层面,小鹏汽车是中国唯一一家成功自主研发出可用于商业化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并实现量产的整车企业。

       2018年小鹏已具备把博世的系统嵌入产品的能力,2019年自研开发出Xpilot?2.5,目前小鹏P7已搭载Xpilot?3.0系统的适配硬件,可在不久后实现高速领航、全自动泊车、城市拥挤路段辅助驾驶功能;小鹏计划2021年实现Xpilot?3.5,2023年实现Xpilot?4.0,拥有面向城市路况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综上所述,小鹏汽车赴美所亮之剑不可谓不锋利,其赴美上市后再进一步的可能性也不小。

       随着小鹏汽车迈出上市的步伐,造车新势力们的局面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蔚来、理想、小鹏“三国时代”的戏码已经搭好戏台,在华尔街资本的加持下,小鹏能否乘风破浪成为造车新势力中最终活下去的几个,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赴美上市:未盈利的业绩,没缺席的阿里

       财经网汽车讯小鹏汽车正式以股票代码“XPEV”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三家在美国上市的国内新势力车企。

       8月27日晚间,小鹏汽车于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最终发行定价为每股15美元,高于11至13美元的定价指导区间。

       来源:小鹏汽车官方

       小鹏汽车宣布通过首次公开招股发行9973万股美国存托股(每个美国存托股相当于2股公司A级普通股),发行价为每个美国存托股15.00美元,盘前市值为105.75亿美元。此外,该公司还授予承销商30天选择权,允许承销商购买至多1496万个美国存托股。

       官方称,通过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总额约为15亿美元,该金额包括公司需要支付的承销折让和其他发行费用,但尚未考虑因为承销商行使选择权购买额外股份而可能增加的募集资金金额。

       瑞士信贷证券(美国)有限责任公司、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银行证券公司担任此次发行的联合簿记管理人。

       其美国存托股预计将于8月27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交易,股票代码为“XPEV”,根据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发行将于8月31日交割。

       根据此前的招股书内容,小鹏汽车管理层持股40.9%。其中,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持有31.6%的股份,阿里持股14.4%为最大外部股东。其他主要股东还包括小米、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

       正式上市后,何小鹏持股为27.8%,有58.9%的投票权。

       官方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7月底,小鹏汽车的累计交付量达20707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用美国人的钱满足中国人的汽车需求,小鹏汽车将赴美上市

       又来一家。

       8月8日凌晨,小鹏汽车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招股说明书,拟于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承销商包括瑞信、摩根大通、美银证券等。

       不过,此次小鹏IPO发行价区间和发行股份数尚未确定,融资额也暂不确定,招股书所列1亿美元仅是例行披露的占位符,不代表本次IPO实际融资额。

       这是续蔚来、理想之后,国内第三家赴美上市的新造车公司,一个属于新造车势力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

       两年半亏60亿

       谁先上市,谁先活。

       理想上市的热度未散,小鹏汽车又续上了。

       一份必不可少的招股书,这次亮出了小鹏汽车的“家底”。

       “亏损,负债,斥资自建工厂”,成为其关键词。

       小鹏汽车,公司成立于2014年,与蔚来汽车同属一个时间段成立,比理想汽车早一年。其创始人何小鹏来自UC创始团队,也在阿里供职过。据扉旅汽车了解,其技术团队中,90%以上都来自于福特、宝马、特斯拉等著名车企。

       目前,已有两款自主设计的纯电动车型,2018年12月推出的智能SUV小鹏G3以及今年4月份的智能轿跑小鹏P7都已交付量产。

       “有料又品”,但依然没有打破造车“亏损”的魔咒。

       根据招股书披露,小鹏汽车自成立后至今一直没有盈利。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3.988亿元、36.917亿元、7.958亿元人民币,两年半累计亏损58.863亿元。

       对于成立不过几年的国内造车新势力来说,目前尚未有一家实现盈利。数据显示,在递交招股书时,蔚来汽车累亏超109亿元、理想汽车累亏超40亿元。即便如特斯拉,也一直饱受财务困扰。

       事实上,何小鹏曾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对小鹏汽车何时盈利做了一个预测,他给出了一个门槛——月交付一万辆车,便可实现盈亏平衡。如今的现实是,小鹏汽车不仅没做到月交付一万辆,其销量也已开始下滑。

       有报道指出,小鹏汽车的销量从4月开始就出现了逐月下滑的情况,从4月的1008辆下降到了6月的821辆。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仅有G3一款车在售,这说明小鹏汽车目前的销售主力已经开始疲软。

       “销售的疲软,源自产品的不给力。”

       众所周知,何小鹏是特斯拉的铁粉,其产品和打法上和特斯拉极为相似,为了避其锋芒首款G3采取了10万+的售价,希望以此进行差异化竞争,但价格上的优势并不能换来长期的销量。

       近年来,小鹏G3屡遭消费者投诉,存在刹车失灵,突然失去动力等问题,去年还连续发生三起起火事件。

       今日(8月11日),小鹏汽车再次?“惹火”上身,一辆G3在广州海珠区琶洲科技大厦,发生冒烟起火事故。

       对此,小鹏官方回应称,起火原因初步判定为电池箱底部遭受磕碰伤痕从而导致电池严重受损引发。

       而造势十足,肩负销量重担的小鹏P7,截至7月的销量为6639辆,Moedl?3截至6月份的销量就达到了46464辆,后者销量几乎为前者的8倍。可见小鹏P7能否完成“盈利”使命,还尚不明朗。

       暗流之下,亦有曙光。

       据悉,小鹏汽车今年已经正式获得生产资质。5月19日,小鹏汽车宣布,位于广东省的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获得生产资质,小鹏P7将在该工厂完成自主生产和交付。此前,小鹏一直是借海马汽车来代工生产。

       “获取造车资质对小鹏汽车来说是重要突破。”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目前还在利用江淮代工的蔚来汽车,和仅有工厂模式的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既有代工模式,也有工厂模式,显得更加灵活。

       小鹏汽车也在招股书中透露,海马代工厂和肇庆工厂的年生产能力分别高达15万辆和10万辆。

       亏损之下,“粮草”先行,也彰显了小鹏的自信与决心。

       巨头交手

       小鹏,不缺“鹏友”。

       在递交招股书前,人缘好的小鹏汽车又融到了两笔“续命”钱。

       8月3日,小鹏汽车再获超3亿美元融资,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本轮融资,卡塔尔主权基金(QIA)等也参与投资。两天后另一位投资者加入谈判,将小鹏汽车的筹资总额提升到4亿美元。

       而就在十几天前(7月20日),小鹏汽车刚刚宣布完成签署由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近5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半个月内,小鹏完成了C+、C++两轮,合计约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的融资。

       而在这轮“出手慷慨”的鹏友中,阿里巴巴格外显眼。据悉,小鹏此次4亿美元Pre-IPO轮融资,几乎是专门面向阿里巴巴的,其他投资方只是少量参与。

       阿里是小鹏的“老股东”,早在2017年12月小鹏进行A0轮融资时就曾参与投资,此后又至少参与过两轮融资。

       对于重仓,阿里给出了这样的回应:“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阿里巴巴期待通过对小鹏汽车的投资,用其沉淀的数字化能力,助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升级。”其实说白了,就是提前占位。

       事实上,在造车领域背后,早已占满了互联网玩家。

       扉旅汽车梳理资料显示,腾讯目前占蔚来汽车股份比例约为12.6%,美团占理想汽车股份比例约为14.5%(王兴个人还有23.5%的理想股份),阿里巴巴则占小鹏汽车股份比例14.4%。(百度则是投了威马,占比不详)。

       在今年的新造车融资上市潮中,上述互联网玩家更是贡献了极大的热情。王兴和美团系接连下注,共向理想汽车投入约12亿美元;腾讯斥资约7070万元人民币增持蔚来,稳坐蔚来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达15.1%;阿里巴巴也在小鹏上市前夜再次加码。

       互联网巨头们争抢着“上车”新势力造车并非没有缘由,谁都担心新能源智能汽车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变革的入口,就像曾经的移动互联网一样,一旦掉队,满盘皆输。

       但即便下了重注,“上场”的玩家也仅仅只能拿到一张入场券。在竞争化加剧的时代,新造车企业只有靠销量和技术说话,才能抢得一席之地。

       “结合小鹏汽车的市场状况与产品情况,IPO后,在阿里系推动下,市值或超理想汽车。”

       从最新投资圈流出的消息显示,小鹏汽车IPO后的长期目标市值为400亿美元,若如此,该目标市值将是蔚来和理想的近三倍。

       最后,扉旅汽车小编想八卦打听一下,小鹏汽车的股票,你会买入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者:赵宇奇

       记得**《大腕》中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从此我们就要花美国股民的钱了",虽然这有些黑色幽默,不过也是当下国内造车新势力最好的写照。毕竟谁也不会嫌钱烫手,特别是处于资金短缺的造车新势力,更是需要继续融资上市。8月8日,小鹏汽车正式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文件,即将成为第三家美股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此前有报道称,小鹏汽车在美国IPO之前就已经筹集了4亿美元资金,除了现有投资者阿里巴巴和主权财富基金——卡塔尔投资局外,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发展公司也加入到小鹏汽车的投资中。同时该报道称,小鹏汽车计划最早于8月中旬赴美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创立至今已经历了10轮融资,投资者包括IDG?资本、晨兴资本、中金资本等,融资金额或已超过163亿元人民币,其中在A+轮与B轮融资中,阿里巴巴集团均有参与。

       此次小鹏汽车提交的招股书中显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何小鹏持股比例为31.6%;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及总裁夏珩持股比例为4.9%;顾宏地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持股比例为2.8%;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及高级副总裁何涛持股比例为1.6%;小鹏汽车所有高管和董事总持股比例为40.9%。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小鹏汽车自成立以来尚未实现盈利。2019年小鹏汽车收入为23.2亿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逾238倍。但由于2019年研发投入20.7亿,全年净亏损36.9亿。?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为10.03亿人民币,毛利为-3611.6万,毛利率为-3.6%,同比大幅收窄(2019年同期为-38.23%),研发投入6.3亿,上半年净亏损7.95亿。

       小鹏汽车表示,该公司的智能电动汽车主要以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中高端细分市场为目标,价格从15万元到30万元不等。小鹏汽车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销售4698辆汽车,其中6月单月销量1123辆。

       此前,小鹏汽车销量主要来自G3车型,随着今年5月份推出首款轿车车型P7后,7月单月P7交付量达到1641辆,小鹏招股书预计P7接下里将成为贡献小鹏收入的主力车型之一,成为新的增长点。上市之后,资本市场必然高度关注营收增长状况。能否打造出“爆款”,形成新的增长点,对小鹏来说极为重要。

       从产品上看,小鹏P7搭载自研自动驾驶软件Xpilot和英伟达Xavier自动驾驶芯片。Xpilot?3.0版本,采用了视觉感知和毫米波雷达两套感知系统,传感器总数仅次于Waymo,能够实现L3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据中信证券研究显示,Xpilot?3.0版本,算力介于特斯拉FSD?2.5和FSD?3.0之间。此外小鹏还拥有自研的Xmart?OS?车载智能系统,以及纯电SEPA平台,支持OTA和全场景智能语音交互。(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小鹏汽车上市招股书”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小鹏汽车上市招股书”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