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伏尔加汽车_60年代伏尔加汽车图片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60年代伏尔加汽车”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前苏联汽车品牌
2.求苏联联拉达轿车发展史
3.一款极老的汽车(有),请问牌子和型号
前苏联汽车品牌
要知道俄国的汽车发展其实是很早的,但是因为军用汽车获得更多的政策以及资源倾向,所以说比起民用汽车发展的更好,而正是因为这样民用汽车的发展也就被限制住了。俄罗斯的汽车工业最早是在苏联起源的,而具体到乘用车部分,也是在苏联全盛时期陆续建立许多汽车工厂,才打造出比较知名的品牌,而国人比较熟悉的俄国汽车品牌有下面这些不知道你们熟悉几个。
伏尔加
提起伏尔加,对于这个品牌不少人应该有些陌生,因为他年代比较久远,是来自苏联的高尔基工厂。伏尔加在前苏联的时候,被许多甚至于国家用来当做公务车使用,在那个时候这个品牌的汽车还被称之为苏联汽车的骄傲,它被出口许多个国家,当时的名气非常的大。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级阶段,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不错,正是因为如此我国也进口了许多这个品牌的汽车,在那个年代,伏尔加在国内的地位绝对不输当年的奥迪A6。
拉达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拉达尼瓦曾经大批量的进入过中国,并且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因为当时拉达的价格是比较适中的,虽然说在品质以及油耗方面表现没有那么的出色,但是对于当时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了。
拉达有非常小巧的外形,整个的车身比较方正,车子的工艺绝对不能算是精致,但是其出色的越野能力,至今都受到追捧,他们独特的俄罗斯风格也一直都保持的很好。
嘎斯
这个名字其实是对高尔基汽车厂生产汽车的称呼,高尔基汽车厂在中国就被称之为是嘎斯汽车厂。嘎斯24和嘎斯69都曾经大批量的进入过中国。24这款车圆圆的大灯一直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标志。当年在国内的公务轿车领域,除了大红旗以及老上海车型之外,嘎斯24算是普遍被应用的轿车。
求苏联联拉达轿车发展史
伏尔加(Volga)、拉达(Lada)等。
1、伏尔加汽车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汽车品牌之一,成立于1946年。在前苏联时期曾被广泛使用,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2、拉达汽车是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制造厂伏尔加旗下的品牌。承载了苏联和俄罗斯几代人的情感,是俄罗斯国内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之一。
一款极老的汽车(有),请问牌子和型号
拉达汽车是俄罗斯最大汽车制造厂――伏尔加(AvtoVAZ)旗下的汽车品牌,2009年2月正式停产。拉达汽车承载了苏联和俄罗斯几代人情感,是伏尔加的当家“花旦”,这款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从意大利引进的车型,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一度做过北京的出租车,后因外观差被夏利取代。但在莫斯科可绝对是个宝,在俄罗斯的中国人总结的俄罗斯四大怪中的第一怪就是“拉达开得比火箭快”。 自1966年7月20日,选定TOGLIATTI为拉达汽车生产的基地后,拉达汽车联合工厂便一直秉持着“现代化及品质改进”的精神与目标,自行设计、制造省油、品质可靠、现代化车身及强调速度的车子,外销至全世界80余国,以保持俄罗斯“模范”车厂的美誉。 得天独厚的TOGLIATTI 1966年7月20日,前苏联中央委员会(CPSU)和前苏联部长会议(USSR)决定建立一个生产小汽车的工厂, 拉达汽车经热烈讨论,最后从苏联40多个具有竞争性的地区中,选出了最理想的汽车生产基地―TOGLIATTI,其之所以脱颖而出,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接近可利用的初级材料及电力。 二、有利的几何位置(地处铁路交叉点,连接苏联所有的部分,又位于伏尔加河畔,可利用运河与海洋联络)。 三、是著名“古比雪夫流体静力学”实验室所在地―强而有力的结构组织,拥有构建大的产业及企业的基础技术。 四、接近大的企业体,因此在建厂初期,即拥有高素质的人力。 TOGLIATTI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场市早先叫STAVROPOL,是“圣十字架之城”的意思,STAVROPOL在1738年建城,当时是一座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城堡;当地居民主的职业是农耕、捕鱼、畜牧及制作手工艺品。 这个城真正的开发时间是在1950年苏联革命之后―这也是这个城的历史中最重要的一年;那年,伏尔加河水力电厂开始建设,也是这个城的再生之年。 由于低廉的水力发电,带动了重工业的突飞猛进,使得很多企业-包括一些化学工厂、电力设备工厂,及制造水泥所需之设备的工厂等,都纷纷在1957年至1967年的这10年间,先后设厂;1967年TOGLIATTI变成前苏联的汽车工业中心,伴随着汽车工厂,于是一个崭新的住宅区(AVTOZAVODSKII区)设立了;这是依据居民最大方便而建造的,而设计开发此住宅区的建筑家,稍后获得前苏联的奖赏。 TOGLIATTI城位于无工业噪音的KUIBYSHEV贮水池旁,因为没有重型产业,因此住宅区亦无噪音;所有的产业工厂皆位于特殊地区,紧邻拉达汽车厂叫做“产业及公共事业地区”,它包括了超过50种以上的产业,供给此城的居民日常所需,完全自给自足。 对于服务设施,他们付出很大的关心,松树森林环绕着整个城区,是属于工业产业及其组织多数的健康中心 所在地;病人在此接受治疗,里面包括有**院和图书馆。而孩子们也在精心为他们建立的幼稚园及附设工作间、体育馆和餐室的特优学校内,接受特别的照顾。 TOGLIATTI也是一个大型的文化中心,它拥有65所学校,供9万名中小学生就读,并有8000位合格技师在各种工艺技术学院接受训练;这个城市拥有化工、技术、电机工程等学院及KUIBYSHEV河航空学校、商业、教育、音乐学院等。 建厂与汽车制造同时进行 拉达汽车厂的训练中心涵盖了汽车工业的各学科,包括训练汽车技术工程人员及技术学校训练合格的工作和设备使用者。 此外,TOGLIATTI亦非常注重运动,是受到欢迎的运动是特技飞行、汽车竞技、各项田径运动、脚踏车、滑雪、机车等运动项目,运动设备有646项之多,并有61项的自然文化硬体设备,会员多达21.9万人。 TOGLIATTI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城镇,居民平均年龄是30岁,这也是为何年轻人在此会受到特别照顾的原因;各种设有餐厅、理发厅、美容院、洗衣店、**院……等不同形态的宿舍,正在兴建中,为年轻人解决了食、衣、住、行以及娱乐的问题;而年轻人亦依照他们的兴趣组织了各种俱乐部、国际友谊俱乐部等,并担纲进行一些促进与其他国家之间友谊的各项活动。至1992年的统计,TOGLIATTI城总共约有70万人口,大众运输网有超过200个的连结巴士、1300辆巴士、53条巴士及17条连结巴士路线。 在1966年,意大利[1](FIAT)124车型,是同级中最好的汽车,因而被选为基本车型;建厂始于1967年元月,当时,同步设计及建筑的新方法在苏联首度被采用,建厂及汽车制造同时进行,这种方式,节省了相当的时间。 1970年4月19日,开始生产汽车,12月21日,国家检验局命令工厂全产能开工,同年即有第10万台车在主要装配线上;在3年半内,亦即1974年,自第一台车制造之后,达到它的全产能运转,每年生产了66万辆车―即每天生产2203辆车。生产的比率持续地增加,到1984年时,制造了72万辆车,而制造总数量已达到1300万辆。 22秒生产一辆新车 拉达汽车厂的重要性及它对汽车制造的贡献几乎无以言喻,每三天工厂制造汽车的数量,即等于1950年代所有汽车工业制造数量之总和;而此规模可以用数字和事实来证明―拉达汽车制造厂的面积约600万平方公尺(约180余万平方米),有建筑厂房及设备总数是230万平方公尺(约70万平方米),而安装在工厂中的设备超过3万台,工厂生产线超过270公里(相当于高速公路从基隆到嘉义的距离),每天的平均产量为2500辆,每22秒钟即有一辆新车自生产线完成。 拉达汽车工厂在1972年及1980年,两度获得国际“Gold Mercury”奖牌,在1973年9月荣获保加利亚贸易会奖,1974年6月荣获意大利“Ingersol Rand”奖。
拉达汽车
拉达是俄罗斯最大汽车制造厂――伏尔加(AvtoVAZ)旗下的汽车品牌,2009年2月正式停产。
承载了苏联和俄罗斯几代人情感的拉达,是伏尔加的当家“花旦”,这款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从意大利引进的车型,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一度做过北京的出租车,后因外观差被夏利取代。但在莫斯科可绝对是个宝,在俄罗斯的中国人总结的俄罗斯四大怪中的第一怪就是“拉达开得比火箭快”。
在苏联汽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雄踞中国市场,到七、八十年代逐渐淡出的背景下,在新世纪的第二年,被中国市民熟悉的“依日”、“拉达”汽车重振雄风,再次试图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只不过生产国由前苏联换成了俄罗斯。
俄罗斯此次重新向中国市场推出的“依日”、“拉达”汽车已旧貌换新颜,其中“依日”汽车采用意大利设计,日本的制造技术和表面喷漆处理,法国的生产线,德国的焊接技术和空调设备,在“第五届莫斯科汽车展示会”上被评为“年度突破奖“。新款“拉达”轿车则采用了意大利设计,法国和美国的生产线和空调设备。
生产“依日”和“拉达”汽车的俄罗斯“索克”集团副总裁伊里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日的俄制汽车无论是外观还是质量都已向世界一流水准看齐,并且仍旧保留了原先坚固耐用的特点,相信会受到中国用户的欢迎和信任。
他说,“索克”集团将推出四款新车参展六月北京汽车博览会,并在车展前举行一系列介绍推广活动。另外“索克”正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拟投资二亿美元与中国合作生产汽车。
自1966年7月20日,选定TOGLIATTI为拉达汽车生产的基地后,拉达汽车联合工厂便一直秉持着“现代化及品质改进”的精神与目标,自行设计、制造省油、品质可靠、现代化车身及强调速度的车子,外销至全世界80余国,以保持俄罗斯“模范”车厂的美誉。
好了,今天关于“60年代伏尔加汽车”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60年代伏尔加汽车”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