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

2.重新定义了“增程式”电动车 e-POWER轩逸技术解析

3.硬核技术见真章 奇瑞新能源再出发

4.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技术

5.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

6.当今社会,新能源汽车技术都有哪些?

如何评价电动汽车新电池技术

优势:

1.丰富:相比于锂等其他电池技术,钠在地球上分布更为广泛,更加丰富,因此更加容易获取。

2.成本较低:由于钠的价格相对较低,因此钠电池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使得其在大规模应用方面更有优势。

3.高能量密度:钠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可以实现比较长的续航里程,因此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等应用对于高能量密度的需求。

4.安全性高:相比于锂电池,钠电池的化学反应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挑战:

1.技术成熟度低:钠电池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与锂电池等成熟技术相比,其技术成熟度仍有较大差距。

2.充放电效率低:钠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相对较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充电和更频繁的充电,从而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用性。

3.体积较大:钠电池的电解质和电极相对较大,因此钠电池的体积相对较大,可能会对电池的应用造成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钠电池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解决技术瓶颈,提高钠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以满足电动汽车等领域对于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的需求。

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以下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详细介绍:

1. 电动化: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出台的减排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也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预计未来几年,电动汽车将继续迅速发展。

2. 混合动力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驱动系统,以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混合动力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还能为车辆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预计混合动力汽车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3.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支持。和能源公司正积极投资充电站建设,以提供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充电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快速充电网络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4. 智能化和互联功能: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和互联功能的应用。车辆与智能手机、云端服务和智能家居系统的连接,为用户提供更多便捷、个性化的驾驶体验。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智能化,融入更多互联技术。

5. 新能源技术创新:为了提高电池容量、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技术将继续创新。例如,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有望提供更高能量密度和更安全可靠的电池解决方案。另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进展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是电动化、混合动力技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和互联功能的应用,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创新。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成为主流,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之一,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下是中国的一些主要新能源汽车政策:

1. 财政补贴:中国实施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政策,向购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补贴金额根据车型和续航里程等因素而定,旨在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

2. 免征购置税:中国对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购置税。这项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相对传统燃油汽车更为优惠。

3.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积极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充电桩和充电站网络的扩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鼓励能源公司、城市运营商和企业加大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4. 新能源汽车配额制度:中国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要求汽车制造商销售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通过销售新能源汽车可以获得积分,未达标的制造商需支付相应的罚款。

5. 城市限行豁免:一些中国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给予限行豁免政策,即新能源汽车可以在限行时段内自由通行,而传统燃油汽车则受到限制。这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好的出行便利性。

6. 技术研发支持:中国通过资金投入、研发项目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还设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行业发展和企业创新。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是不断演进和调整的,具体政策内容和力度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因此,如果您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感兴趣,建议您查阅中国相关部门或官方网站上的最新信息以获取准确和详细的政策内容。

重新定义了“增程式”电动车 e-POWER轩逸技术解析

纯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

1、电池:动力电池/电动车的“心脏”,为整车提供动力(持续的,稳定的);

2、电机:电动汽车行驶“躯干”,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

3、电控:电动汽车的“大脑”,协调各零部件,使整车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有了纯电动汽车这三大核心技术的支持,纯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也会稳步提升。

纯电动汽车发展至今,一直针对核心技术不断提升,而我国的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一直围绕电池(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心脏”,其电量的储存能力,带点能力等一直是我国持续改进的方面),电机(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行驶“躯干”,运用和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纯电动汽车一般用三相电机),电控(电子控制单元作为电动汽车的“大脑”,它的改进一直是重要突破点)发展。

硬核技术见真章 奇瑞新能源再出发

易车原创 上周易车对东风日产e-POWER轩逸进行一次极限“光油”测试和性能测试,实测该车零百加速8.63秒,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仅为3.9L,极限续航里程可达1236.8km……我认为在混合动力家用车阵营里,搭载e-POWER技术的轩逸产品力还是有较大优势的。

本篇内容主要介绍e-POWER技术特点,它和同类别混合动力的差别,以及通过技术分析日产e-POWER轩逸是如何做到如此节油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日产e-POWER技术的特点以及它和增程式动力的区别。

我访过日产工程师,他们更愿意将e-POWER电动技术归在混合动力范畴而非增程式动力范畴。

理由是,e-POWER电动技术和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的技术路线不同。

e-POWER电动技术是一个融合的方案,虽然有些部分和增程式电动车技术相似,但是在一些关键节点又不一样。它的技术来源于纯电动车LEAF聆风,沿袭了100%的电动车驱动核心概念。

传统的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是指整车在纯电模式下可以达到其所有的动力性能,而当车载可充电电池无法满足续驶里程要求时,打开车载发电装置为动力系统提供电能,以延长续驶里程。

e-POWER不需要大容量动力电池,不需要外接电源充电,具备高效发电、闪充闪放、全时电驱的特点。

全时电驱,它可让增程器连续工作在最佳转速下,发动机(发电装置)输出的功率和转矩也基本恒定,因而其效率、排放、可靠性等均处在最佳状态,实现了未配备大容量动力电池时有效延长续驶里程的目标。

可以说,日产e-POWER电动技术重新定义了“增程式”电动车概念。

日产e-POWER技术和我们熟悉的丰田THS以及本田的i-MMD混合动力又不太一样。

日产的e-POWER可看作是“电+电”的混合动力,丰田和本田则是传统的“油+电”的混合动力。

传统的混合动力以优化发动机工况点、提高混合动力的经济性为主要目的,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和增程式技术、e-POWER技术则同时兼顾提高混合动力经济性和增加电池能量使用两方面。

上面我说日产e-POWER技术是一个融合的方案还体现在,它产生电能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兼容适应性非常高。

该系统发电的整车动力总成相当于一个串联混合动力平台,无论发电单元(Auxiliary Power Unit,APU)是燃油发动机组、天然气发电机组、乙醇汽油发电机组还是氢燃料电池等,只要满足标准的通信接口和电器接口,都可以用于该串联混合动力平台。

因此这样的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来源可非常多样和灵活,便于适应不同地区的能源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日产工程师介绍,搭载e-POWER技术的南美车型就用的是燃烧乙醇汽油等生物燃料来发电。

接下来如果氢燃料普及,亦可快速便捷地改用氢燃料内燃机或者氢燃料电池来发电。或者,需要更强动力的车型,可直接用日产的VC-TURBO可变压缩比系列发动机+e-POWER技术。

那么,日产e-POWER技术又是如何实现节油的呢?

e-POWER结构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e-POWER技术通过VCM车辆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VCM车辆控制模块则与电动机控制器、发电机控制器、蓄电池管理系统、发动机控制模块相连接,通过最佳发电方式进行能量管理与驱动力控制。

e-POWER技术需要做好的是VCM逻辑,让车辆各个子系统间亲密无间地配合工作,从而让整套系统达成高效运行。

整套e-POWER技术里面的发动机(发电设备)由于并未与传动机构直接相连,因此可任意选定发动机的转速与扭矩。

通过VCM运算各部件的目标值,以便高效运用各部件性能特征,在各项性能要求(诸如:动力、驾驶性能、噪 声、振动、排放、散热、暖、制动负压、零件保护、故障诊断等)的容许范围内具备最佳的燃油经济性。

这样的设定相当巧妙避开了传统发动机驱动各个子系统间连接转换带来的损耗,提高能源转化为驱动力的效率。

e-POWER技术可通过精确的电流控制和电动机扭矩控制,从而在各种路况下实现平稳启动和加速。

与传统混合动力车相比,e-POWER技术可通过集中充电,让发动机运行时间相比搭载微混动力的发动机启动时间减少约70%。

另据日产工程师介绍,与传统混合动力车相比e-POWER技术可将汽油发动机运转时间缩短大约50%。

日产第三代Note掀背车

在特定驾驶场景中,例如日产搭载e-POWER技术的Note车型汽油发动机介入运转时为11%,传统混合动力车型汽油发动机介入时间则为20%。

众所周知,丰田和本田的HEV混合动力系统,在电池电量较低(或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的情况下,是需要电池和电机共同发力驱动车辆的,一方面它的混合动力响应并没有纯电驱动来得迅猛和平稳;另一方面油电混合动力依然是以发动机主导,因此车辆行驶工况对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有直接影响。

但是,e-POWER技术可让发动机在 Map 图中的高效区工作,发动机直接驱动发电机发电,让发动机的能效得到提升,燃油消耗也不再受工况的直接影响了,因此理论上是无论怎么使用e-POWER,它的燃油消耗都会处于理想的水平。

另外,e-POWER技术搭载的逆变器体积非常小,重量轻,扭矩。这对整套系统高效集成化和车辆轻量化具有一定帮助,这也是搭载e-POWER技术的轩逸实测油耗仅需3.9L/100km的原因。

从技术角度来看,e-POWER也有油电混合动力的串联式混动技术,但是e-POWER用的驱动电机功率扭矩更大,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也更高。

因此,e-POWER可获得比本田i-MMD或者丰田THS混合动力更顺畅、给劲的动力体验。

e-POWER轩逸搭载了代号HR12的1.2L内燃机,这台内燃机与高效发电机组成智能发电系统,其中内燃机的最电功率为53kW。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00kW,峰值扭矩则达到300N·m。

通过测试,e-POWER轩逸初段的动力响应很快0-60km/h仅需4秒多。后段加速受限于电机功率的影响,加速曲线趋于平缓,不过最终8.63秒破百的成绩已经比卡罗拉双擎强太多了。

<img class="imgborder" src="://img1.bitautoimg/bitauto/2021/11/11/b6ac1b95-c812-4a42-951b-9ceaa425f631_630_w1.jpg" data="width:630;height:637;" style="white-space: normal;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技术

作为曾经的自主品牌的霸主,奇瑞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但2022年,奇瑞汽车却逆势走出一波上涨的高潮,首度突破年销量100万辆,成为国内自主品牌中快速增长的一个品牌。

不过奇瑞汽车并不止于此。4月7日在北京水立方,奇瑞汽车举办了以“科技·进化”为主题的2023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

在之前发布的“瑶光2025”战略上,奇瑞进一步细化了品牌、技术和产品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路线图。包括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能和生态4大技术领域和15大核心技术的一齐亮相,吸引了各方的关注。

打造全新品牌 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

此前,奇瑞在电动车领域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小蚂蚁这样的纯电动微型车。但无论是从品牌力还是从利润来看,纯电动微车提供的帮助都非常有限。

为此,奇瑞汽车发布了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品牌——iCAR,作为一个和奇瑞、星途和捷途并列的奇瑞汽车下的第四个独立品牌。通过构建全新的品牌、产品和渠道等,iCAR将成为整个奇瑞集团冲击国内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

按照规划,iCAR旗下全新GT车型和S56车型将于4月16日在上海举办的奇瑞品牌之夜迎来全球首发,彼时我们就可以一睹奇瑞在iCAR品牌上的产品力。

除了全新品牌iCAR外,奇瑞还在星途品牌下增加了新能源产品系列——星纪元(STERRA)。众所周知,星途是奇瑞旗下的高端品牌,其地位和长城WEY以及吉利领克比较类似。

这次,奇瑞在星途品牌旗下打造了星纪元(STERRA)这样一个高端子品牌,也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做大做强星途品牌,帮助奇瑞实现品牌向上。这个做法和吉利在吉利品牌下再打造一个系列的做法比较类似。

未来星途星纪元STERRA将覆盖B到C级,轿车、SUV、MPV等多种车身形式,和纯电动、增程等不同动力模式,并同步进入欧盟,帮助奇瑞在海外市场实现品牌向上的关键所在。

在这场发布会上,星纪元旗下首款中大型电动轿车STERRA ES和首款中大型电动SUV STERRA ET也迎来首秀。这两款车都是基于E0X高性能电动平台打造而来,预计在今年四季度正式上市。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当下,奇瑞接连发布iCAR和星途旗下的子品牌星纪元(STERRA)两大系列,冲击国内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决心已经显露无疑。

下一步,奇瑞将掀起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投放高潮,在帮助自己尽快补齐新能源汽车短板的同时,实现销量的可持续增长。

理工男打造硬核整车平台

对于在新能源汽车有一番作为的奇瑞汽车来说,打造产品力领先的整车平台是必然的。奇瑞汽车基于之前发布的火星架构打造了超级混动平台和E0X高性能电动平台,分别用来支持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

其中,超级混动平台拥有比较大的兼容性,可以覆盖A-B级的轿车、SUV、MPV,以及五座、六座、七座等多种车型。

在动力上,其可以覆盖1.5T到2.0T混动专用发动机,并可以和不同的混动变速箱进行匹配。此外,其还用了全地形适时智控四驱,整车百公里加速仅为4.2秒。通过配置一块37度的电池包,能够为整车提供165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混动状态下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

至于E0X高性能电动平台,不仅能够支持纯电动车型,同时还能兼顾增程式技术。基于E0X高性能电动平台的纯电动车行,续航里程可以达到700公里,同时也具备充电5分钟补能150公里的快充性能。

E0X高性能电动平台的延展性同样也非常强,可以覆盖从A+至C级的SUV、SD和MPV,同样可满足五座、六座和七座等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为E0X高性能电动平台赋能EEA 5.0电子电气架构,其不仅拥有高达1000TOPS的算力,同时也具备千兆以太网高传输功能,这将为奇瑞的高阶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6.0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不容小觑的智能网联技术

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奇瑞这次也是将自己的积累全盘展现出来,包括座舱操作系统、智能座舱和驾驶灯时下国内智能电动车市场上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智能座舱的意义不言而喻。为此,奇瑞打造了雄狮智云6.0智能座舱。硬件层面,这套智能座舱系统将搭载行业最新的高通8155芯片和8295芯片,同时支持2.5k中控大屏、5G通信,并支持全场景OTA。

软件层面,奇瑞打造了全栈可控的CHERY-OS系统涵盖车载座舱操作系统,能够帮助奇瑞实现对于车机端互联网生态的融合。

当下,当前全球大部分车企都是使用开源的安卓操作系统,但是拥有一个自研的操作系统可以不受制于人,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从未来的主导权上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不久前,吉利收购魅族手机看重的便是魅族的Flyme操作系统。具备了操作系统自研的奇瑞汽车,无疑将在整个智能座舱领域内处于领先的位置。

在驾驶方面,奇瑞打造了Chery Pilot 3.0系统。在决定智能驾驶最为关键的性能指标——算力上,Chery Pilot 3.0达到了1000TOPS,具备了从L2++到L4级持续升级的能力。

在传感器方面,其更是预留了较大的可扩展性:激光雷达最多可以扩展到5个;摄像头可扩展至13个;整个系统最多可接入48个传感器。

目前,Chery Pilot 3.0已经拥有了16000多小时的行车验证数据,在高速、城区以及泊车三个场景下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为后期持续迭代升级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到2025年,奇瑞集团将在整个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投入超过1000亿元,打造超过300个以上的瑶光实验室,并建立超2万人的研发团队。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奇瑞是少有的能够掌握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在内的自主品牌车企。

新能源汽车时代,奇瑞更希望复制之前的路径,通过自研包括整车平台在内的底层核心技术,来实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

但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且市场竞争早已经呈现白热化。在这种没有市场红利的情况下,无论是iCAR还是星纪元(STERRA)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奇瑞还是要花费一番心思。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经纬AUTOMATRIX,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与电池技术的革新密不可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技术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改进,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电池技术的提升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增加,充电速度的提升以及安全可靠性的提高。但是,目前电池的成本和制造过程仍然较高,电池的寿命和循环稳定性也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

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方面,还需要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有待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突破。

提高能量密度:

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增加电池的储能能力,进而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这可以通过开发新的电极材料、电解质以及改进电池结构和设计等途径实现。

延长电池寿命:

电池的寿命是影响电动汽车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人员努力寻求降低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衰减速度的方法,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这包括改进电极材料的稳定性、优化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控制策略,以及研发更耐用的电池包装和热管理技术等。

快速充电技术:

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能够实现更快充电速度的技术。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大幅缩短电池充电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这涉及到设计更高功率的充电设备、改进电池材料和结构以提高充电速度,同时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

提高安全性:

电池的安全性是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更安全的电池材料和设计,防止过充、过放、过热等情况的发生,并提供有效的热管理和防护系统,以确保电池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能。

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更环保和可持续的电池材料和制造过程,以减少对有限的依赖,并降低电池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这包括开发可回收和再利用的材料、推动废旧电池的有效回收和处理,以及降低电池制造和回收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方向旨在不断提升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为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出行做出贡献。

当今社会,新能源汽车技术都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很好。

一、就业方向:

电动汽车制造与研发: 包括电动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等,涉及电池技术、电机技术、车载电子等方面。

电池技术与储能系统: 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以及储能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

充电设施建设: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涉及充电站、充电桩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智能交通系统: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结合,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系统设计、数据分析等工作。

汽车电子技术: 包括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传感器、芯片等有着较高要求。

二、就业前景:

政策扶持: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将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技术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升级和发展,相关领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涉及广泛,涵盖了电池、电机、充电设施、智能系统等多个领域,将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全球趋势: 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电池技术、充电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智能化发展: 未来汽车将更智能化,涉及车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产业升级: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材料、电子、智能制造等领域。

四、就业建议:

加强专业

知识: 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保持学习的状态,跟上行业发展步伐。

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对于有志于从事汽车、电子、能源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当今社会人们相当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情况,同时也支持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想要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个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燃料动力汽车的代表,应用的发动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燃油经济性的效益也逐渐增强。就与之相关的技术而言,已经变得较为的成熟,而随着不断地发展,它一定会成为未来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而随着这项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也能够有着更多的选择,从而可以充分的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其燃料在经济方面性价比也相对较高,同时也能够有着很好的环保作用,而这也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点。

2. 纯电动汽车技术

纯电动汽车最大的优点是能有效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维护性价比也比较高。然而,其缺点也相对明显,即有一定的里程限制和更长的充电时间。这些问题有望在未来得到彻底解决,也应积极提出相关对策,并积极支持纯电动汽车技术的推广。比如说,国家可以通过补贴、退税等方式,来有效的降低制造汽车的成本,从而使得在出售时,价格可以先相应的降低,同时也能够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提供相应的动力,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有限的氢燃料汽车技术

氢气燃烧后释放的热量比天然气少,而且氢气具有清洁、高效、丰富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的优点,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工业中较为常见的能源,不过同时对其技术要求极高,目前许多技术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此外,虽然氢气丰富,但大规模制氢成本较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因此,使用氢作为车用燃料的汽车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从长远发展潜力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在环保和驾驶效率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在内燃机的能量转换方式方面。在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中,氢燃料汽车技术可以作为一种中长期的转化技术,在解决了各种技术和成本问题后,有望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