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战略,长安汽车中的新能源发展方向怎么样?
1.蓝鲸动力再进化 长安汽车蓝鲸iDD混动系统正式发布丨汽车产经
眼下,国内车市暗涌流动,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份额已经来到了49.9%,几乎占据市场份额的半数,这其中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又占据了约80%的份额。显然,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曾经合资车“一家独大”的时代正在远去,同时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又占领了市场主要地位。
燃油车占比重?
有这么一个自主品牌的表现显得有些格外抢眼,长安汽车去年以234.61万辆的总销量、1.98%的增幅完美收官2022年度,称其为自主品牌“一哥”毫不为过。
尽管去年在总销量上跑赢对手并拿下第一位,但回顾市场更关注的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和吉利等车企,相比之下仍存在一定差距。
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271240辆,同比增长150.06%,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1.56%。这对于长安汽车接下来的发展而言,如何提速并成功转型新能源仍是一个较大的困扰。
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长安汽车却未能延续上一年的销量势头。
2023年1月,长安汽车总销量为171,805辆,同比减少38.03%。随后的2月份,共销售新车191,007辆,同比去年2月增长38.27%。今年2月看似销量有所回暖,但是今年春节假期是在一月份,而去年却是在2月份。
如果将今年前两个月销量放在一起看,那么长安汽车集团的累计销量为362,812辆,同比去年同期实际减少了12.66%,其中自主品牌板块销量为309,424辆,同比减少7.55%。可见,长安汽车开年不利,这背后究竟是市场因素?还是自身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新能源进度慢?
回顾新能源领域,其实在2001年国家科技部发布新能源战略规划后,长安汽车便响应号召,推出了纯电动及混动车型。
时间来到2009年12月,奔奔MINI EV成为长安汽车国内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随后,长安汽车又陆陆续续推出了E30纯电车、逸动纯电动、欧诺纯电动、长安奔奔MINI等多款车型。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逐步崛起,长安汽车在2017年2月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在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的同时,还向外界宣布未来将新能源汽车1000亿元资金,并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综合数据来看,尽管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不少,并且推出了多个子品牌及车型,但市场反响并不尽人意,这是否意味着其在新能源领域成功经验的缺失呢?
最近,长安汽车智电之夜第二弹开启,同时带来了多款智电iDD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就包括第三代CS75PLUS 智电iDD。作为长安汽车的当家花旦,长安CS75 PLUS在去年为品牌贡献了近20万辆的市场份额。
换一句话说,长安品牌对CS系列有着一定依赖性。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长安CS75销量为21620辆,同比下滑32.7%;长安CS55销量为13020辆,同比下滑达到56.4%;逸动PLUS销量为10519,同比下滑51.93%,这也间接影响到了近期长安自主品牌的整体表现。
发力混动市场?
目前,长安汽车推出了长安欧尚、长安新能源、长安深蓝等新能源品牌。
过去的2月份,长安累计仅卖出19,106辆新能源车,仅排在总榜单的第六位,而主打低端入门市场的Lumin糯玉米,当月销量为9,105辆,贡献了主要销量。
根据此前的规划,到2025年长安品牌新能源销量达105万辆,到2030年则要达到210万辆,占比达到60%。
回顾2022年长安共销售187.46万辆车,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27.12万,占比为14.5%。以目前的趋势看,燃油车在长安汽车的销量板块占比仍然较大。
如今,距离2025年不到三年时间,如要完成105万辆的新能源销量目标,可见难道系数之大。
不仅如此,伴随着近期掀起的“购车狂潮”,以及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市体量,在这一波热度提去之后,如何保持销量的稳步增长也是关键。显然,长安现阶段还无法放弃庞大的燃油车市场。
对于这样的目标,在目前现有燃油车市场庞大的基数下,发展插电混动成为了长安汽车的主要战略,如何更好的从燃油市场过渡至混动市场再到纯电动市场,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电动EV: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针对长安汽车推出的智电iDD技术,这仅仅是迈向混动市场的一块敲门砖。如果抛开技术难点,还有产品体验、价格等一系列的消费痛点,这背后还需要车企在战略、技术、品牌等多维度发力。
伴随着2023年的开局,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留给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探索的机会,以及市场份额正逐渐压缩,面对多重压力长安汽车又能否再掀起波澜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蓝鲸动力再进化 长安汽车蓝鲸iDD混动系统正式发布丨汽车产经
作为今年全球首场A级车展,2023上海车展无疑是全球汽车厂商倾情参与的行业盛会。从本次车展的标语“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就不难看出,新能源、智能化依然会是本次车展的重点。
而显然,自主品牌在这几个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那么基于中国,走向全球无疑就是自主品牌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借着本次上海车展,作为头部自主车企的长安汽车也是顺势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加速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虽然中国品牌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海外市场,但碍于各方面的原因,始终难以真正的“走出去”,为什么长安敢于如此高调的提出“海纳百川”计划?就是因为有深厚的实力和积淀做支撑。
比如,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为20.9万辆,环比增长28%,摘得单月销量冠军。
而在国内市场,长安汽车2022年的产销突破了187.5万辆,预计2023年长安品牌汽车销量将突破200万辆。同时长安品牌汽车市占率逐年提升,已从2019年的5.17%上升到2022年的6.98%,今年一季度市占率占全行业的8.54%。
从以上这些成绩不难看出,虽然国内市场还在蓬勃发展,但长安汽车已经站稳脚跟并稳步发展,亟待开拓的海外市场自然需要纳入计划内。
并且,不仅仅是销量的提升,长安汽车的硬实力是摆在明面上的。在发布“海纳百川”计划之前,长安汽车就已经构建起了“六国十地”的全球研发布局,建设有16个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拥有全球30个国籍的工程技术团队1.7万余人。
在技术储备方面,长安汽车2022年就新增申请专利4910件,其中发明专利3548件,同比增长195%,位居2022年智能化技术领域专利公开量第一。并且在“香格里拉”计划和“北斗天枢”计划的加持下,长安汽车已经拥有三大新能源动力系统、掌握300余项智能低碳核心技术。
在品牌向上和盈利能力方面,目前长安乘用车产品均价逐年递增,近五年共提升22.9%,其中阿维塔产品售价已突破40万元,深蓝SL03也已经成为20万级新能源产品中的实力选手。
正是因为有如此硬核的实力打底,长安汽车才能如果果敢、坚定的推进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海纳百川,昂首向前
那么具体来看,“海纳百川”计划的核心就是“五大布局”以及“四个一”的发展目标。
首先,“五大布局”分别为: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强化品牌建设布局;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加快完善市场布局;加强组织、人才布局。
一、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
简单来说,就是长安汽车将会推出众多全球产品,并根据各个地区的市场特点,做针对性的差异化开发,比如欧洲主推新能源、南美主推传统汽车。长安的目标是到2030年,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其中2款为全球销量50万辆级的产品以及不少于2款全球销量突破30万辆级的产品,并持续布局海外制造基地,完善产能规划。
二、强化品牌建设布局
其实和目前国内的策略类似,就是打造智能、低碳、设计等品牌标签,同时加强深蓝、阿维塔品牌的海外建设,加大海外市场宣传投入,提升影响力。
三、加强营销服务布局
就是打造本地化的营销组织、提升网点数量,最重要的还要积极的尝试直通直联的新营销模式。
四、加快完善市场布局
一句话概括,长安汽车将在2030年之前,进入全球90%以上的市场。
五、加强组织、人才布局
不仅仅局限于中国,长安汽车还将发掘和引进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打造真正的全球化品牌。
最后是“四个一”发展目标: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如果放在10年前,甚至是2年前,可能都没多少人会相信长安汽车敢定下这样的目标,但自主品牌的崛起、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绝对优势、长安汽车多年积淀换来的厚积薄发,让中国品牌、让长安,有勇气、有实力站上更广阔的舞台。
全电来袭,构筑未来
如果觉得谈计划、谈目标还是太大、太空,那么不妨聚焦长安汽车在本次上海车展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和技术。
首先,毋庸置疑,长安汽车作为一家正在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车企,新能源和智能化必须占据C位。
如果你对新能源技术感兴趣,那么你可以在长安展台看见高比能半固态电池、原力超级电驱、原力增程器、长安智慧芯等展品;如果你对智能化感兴趣,那么你可以看见CD701原型车、SDA数字智慧空间、SDA.ZoneCC环网中央计算架构;如果你对汽车设计感兴趣,那么你可以看见“未来之车”VIIA概念车。
同时长安汽车还一口气展示了智电iDD家族的第三代CS75 PLUS智电iDD、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欧尚Z6智电iDD;深蓝汽车的深蓝SL03、以及全新车型深蓝S7;还有长安Lumin、览拓者EV等电动电气化产品。
并且,站台上还展示了两款概念车型,基于SDA架构打造的长安CD701原型车不用过多介绍了,此前已经亮相过,依然是极具科技感和未来感。
如果你正好也参与了本次车展,不妨多花些时间去实际感受一下VIIA概念车,它展示了长安汽车最新设计语言“纵横万象”设计理念。
流畅的曲线、极致的跃动感,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座舱设计,极具未来感的内饰材质和UI设计,如果你对“未来汽车”没有概念,那么相信在看完VIIA之后,已经可以完全具象化了。
写在最后:
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全球化品牌”对于我们的自主品牌来说是难以企及的。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的到来,我们占据天时地利;对技术和创新的不懈追求,完成了厚积薄发。这一次,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长安站上了行业的风口。
2023年是长安汽车全域电动电气化之年,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和产业链“出海”的重要窗口期,值此之际,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释放“四个一”发展目标、推进“五大布局”,长安汽车无疑将乘着东风,向着真正的世界一流汽车品牌高歌猛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电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6月12日,2021(第二十三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在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作为中国中西部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汽车盛宴,本届重庆车展汇聚了来自全球110余家车企。其中,作为东道主企业的长安汽车携众多创新技术及产品参展,并在车展开幕当日正式发布具备全速域、全场域、全温域、全时域能力的全域混合动力解决方案——蓝鲸iDD混动系统,面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全面拥抱电气化时代的最新技术成果。
六年磨砺成就一剑 ?打造电气化时代动力答案
产业“新四化”时代背景下,当中国汽车行业全面开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时,虽然混合动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用户依然面临着“充电难”、“油耗高”、“低温就没电”、“老用户没法升级”等使用痛点。提高混合动力系统综合效率、保证能量管理高效化、改善电池高低温兼容性与稳定性,成为整个行业仍需攻克的难题。
面对用户需求,同时基于碳中和国策的低碳化发展道路带来的发展新使命,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全面转型的长安汽车,以企业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为指引,组织来自10个国家500余位工程师,通过2000多个日夜“时差接力”的不间断研发努力,持续探索燃油与纯电之间的最佳动力解决方案。最终,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元年,蓝鲸iDD混动系统震撼登场!
作为长安汽车全球研发团队历时6年倾力打造的技术结晶,蓝鲸iDD多项指标达到了同级领先水平。凭借毫秒级的电机峰值扭矩响应,蓝鲸iDD初段加速度可达0.6g,平台最快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6秒左右,最高车速轻松达到200km/h。在低速起步、高速超车、极速赛道等状态下均能保证瞬间的动力爆发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与“全速域”动力相得益彰的,是蓝鲸iDD“全场域”的超长续航表现,在两吨级SUV产品上,蓝鲸iDD的NEDC综合油耗低至0.8L/km,匮电油耗低至5L/100km,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30km,综合续航里程更达到了1100km。即使处于匮电状态时,蓝鲸iDD也能给用户以澎湃的动力体验,?在油耗与动力方面实现了“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完美平衡。
在实现全速域、全场域优势的同时,蓝鲸iDD的研发工程师们在研发过程中深入酷暑的吐鲁番、严寒的漠河,不断挑战严苛环境和极限温度,使蓝鲸iDD具备了“全温域”的稳定保障,无论是零下35℃的极限低温,还是55℃的极限高温,蓝鲸iDD均能保证驾乘性能安全稳定,无畏东西,无惧南北。
为了给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稳定耐久性,作为全域智能油电双驱系统的蓝鲸iDD实现了智能全动力OTA升级。从第1位用户开始,蓝鲸iDD的软件包终身可升级,确保动力方案在未来不断进化、常用常新,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性能需求。
先进技术集于一身 ?让用户用车无忧悦享驾乘
蓝鲸iDD的全域极致性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加持。为了铸就极致的功能体验,蓝鲸iDD以高性能蓝鲸发动机、全球顶级的高效率蓝鲸电驱变速器、超大容量PHEV电池和高效稳定的智慧控制系统四大技术为核心支撑,全面满足用户在电气化时代“随时随地用车无忧、悦享驾乘”的产品需求。
在动力上,蓝鲸iDD搭载的混动专用高性能蓝鲸发动机延续了蓝鲸高效敏捷燃烧系统的优秀DNA,在40%热效率的基础上升级应用米勒循环技术,并通过智能润滑系统进一步降低摩擦损失。在节能升级的同时,混动专用高性能蓝鲸发动机依然拥有出色的性能表现。以1.5L蓝鲸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例,最高功率126kW、最大扭矩260N·m的动力输出,足以笑傲同级对手。
在操控方面,为了给用户带来更为畅快的驾驭体验,高效率蓝鲸电驱变速器应用了荣获PACE国际大奖的S-Winding电机绕组、三离合器集成、高效高压液压系统、智能电子双泵等4项首发技术,实现了电驱动综合效率90%、电机控制器最高效率超过98.5%、10kw/kg电机功率密度、液压系统压力60bar等4项技术指标行业第一。更高的传动效率与毫秒级动力响应,使蓝鲸iDD实现了高效传递与动力响应的最佳平衡;而高度集成与轻量化的身材,更使蓝鲸iDD可以完美兼容48V、HEV、PHEV设计,适用于A/B/C级平台所有车型。
在电池方面,追求更快、更远、更安全的蓝鲸iDD,首款搭载超大容量PHEV电池产品。这款电池产品应用的交直流双快充技术覆盖了家用高效充电、出行快速补电等多场景需求,完美解决用户充电不便、充电时间长的使用痛点。30.7kWh的超大电量使蓝鲸iDD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30km。为了全方位无死角保障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蓝鲸iDD的电池包达到IP68国家最强防护等级,并配置一对一的电池智能安全管家,24小时不间断安全监控,全天候保障每一位用户的用车安全。
此外,蓝鲸iDD还在业内率先实现了A-ECMS全局动态能量管理算法的量产应用,其搭载的智慧控制系统拥有5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通过多核并行运算架构、A-ECMS能量管理算法、全动力域OTA、动力属性自定义等自主研发技术,保证发动机、电驱变速器、电池协同工作在最优区域内,匮电状态节油效果超过40%。同时。这套智慧控制系统还实现了动力属性的自定义,让用户通过调整动力参数智能组合驾驶风格。
加快迈向世界一流?长安汽车加速实现“2030愿景”
“新四化”背景下,新一轮的汽车产业变革,本质上是技术的升级和突破。在这一过程中,长安汽车生而领先、追求极致的“蓝鲸动力”极具代表性。
2019年,面对严苛排放标准政策落地与用户对汽车产品动力需求之间的冲突,坚持智能、低碳发展路径的长安汽车,以“劲、净、静”的领先研发理念,为用户带来了兼顾强悍动力与高效节油的“蓝鲸动力”品牌。发布两年以来,搭载蓝鲸NE系列发动机的长安汽车“蓝鲸家族”车型累计销量已超200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动力技术的市场标杆。
作为蓝鲸动力的进化者,为技术而生,为未来而来的蓝鲸iDD,也进一步彰显了长安汽车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战略决心和发展信心。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0愿景,根据这一路线蓝图,全面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长安汽车,将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低碳产品、低碳制造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并会在未来五年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为用户带来更为出色的新能源产品和低碳生活体验。
而据了解,蓝鲸iDD的首款搭载车型——“UNI-K PHEV”,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登场,拉开长安汽车智能电动产品矩阵的发展新序幕。这也意味着,进一步深化企业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的长安汽车,已经吹响了中国品牌登顶电气化时代发展高地的冲锋号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